自山中归至登封遂讽高宰令取峻极中院厨前石钟板盖唐人寺记字甚奇丽也

吴砧已碎乐生论,京江昔沈瘗鹤铭。

半裁紫阳立玞石,考击化度求金籯。

乃知金石有厄会,名碑旧叠长安城。

顷年醴泉有贤令,政誉蔼蔼多流馨。

为怜文星足人杰,昔皆祔葬陪昭陵。

坏垣粪壤得颜碣,榛丘棘垄求魏徵。

史讹遂正冲远字,石阙再树六骏形。

板图列籍示过客,龟趺螭首罗齐廷。

后来谬令类俗子,辄去其籍人皆惩。

昔到般舟访遗迹,季海寺记今雕零。

晓闻晨钟呼僧粥,石磬嘹亮穿云清。

往观乃是唐短碣,大穷索缚乘前楹。

字形峥嵘笔萧散,远过名殿诸题经。

劝僧拂拭置高壁,安知野僧不我听。

十年再游尚如昔,击拊刻划将俱平。

急归入城讽县令,立使舁至无久停。

此碑复立非我力,奇物久废天须兴。

形式: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李廌简介

宋华州人,一说阳翟人,字方叔,号济南。少孤贫,谒苏轼于黄州求教,轼称其文,与范祖禹荐于朝,不果。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颍昌。喜论古今治乱,哲宗元祐中上《忠谏书》、《忠厚论》、《兵鉴》于朝。有《济南集》、《德隅斋画品》等。

相关古诗词

方竹杖和功远

宋代-李廌

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

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

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

若将灵寿比,未可贱书生。

形式:

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

宋代-李廌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羁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蘋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形式:

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

宋代-李廌

㶏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闲结锈,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形式:

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

宋代-李廌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失计,农圃话良谋。

日后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形式:

秋菊

宋代-李廌

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

风劲幽香怯,露晞寒艳滋。

孤标虽独步,呈秀此何迟。

欲待群芳歇,专荣占一时。

形式:

秋郊

宋代-李廌

郊原千里望,好是暮秋时。

欲尽登临兴,惟应杖屦宜。

鹗雕方得意,燕雀彼焉知。

黄犬苍鹰去,谁家年少儿。

形式:

出城

宋代-李廌

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形式:

秋山

宋代-李廌

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

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

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

弓旌访岩谷,谁为上方闻。

形式:

秋莺诗

宋代-李廌

秋日生春意,林间闻晓莺。

奈何时序晚,不及候虫鸣。

摇落无多感,芳菲会满城。

好音宜自默,反舌可无声。

形式:

秋扇和之道

宋代-李廌

过时悲既往,适用复相先。

世事蓂生陨,人情月晦圆。

寒凉非尔适,衰歇岂余捐。

岁事待秋敛,农夫期有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