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 · 醉高歌 · 感怀(二首)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十年书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形式:

诗词简介

此曲借咏白居易故事来抒发自我的失意与郁闷。书剑飘零寄此生,恰逢浔阳江上,想起江州司马泪湿青衫,如为我作,如为我歌,不由得愁如夜雨,绵绵不绝。

注释

醉高歌:一名最高楼。

“十年燕月”二句:这是作者对自己大半生宦场生涯的概括。“燕月歌声”指在大都(今北京)任翰林学士期间一段清闲高雅的生活(北京为古燕国地)。“吴霜鬓影”指出任江东廉访使的一段生活,江东(今江苏一带)为古吴国地,此时作者已渐近晚年,所以他说自己的双鬓已渐渐被吴霜染白了。

“西风”句:意谓自己已有弃官还乡的想法。晋代吴地人张翰到洛阳做官,有一天刮起了秋风,他忽然想起了菰菜、莼羹、鲈鱼脍等家乡味,于是立即备车回家(见《晋书·张翰传》。)

桑榆暮景:落日余辉返照在桑榆树梢上,比喻人的一生已到晚年。

“十年书剑”句:想起十年来的宦游生活,不禁感慨万端。书剑,携书带剑,指在外宦游。长吁,长叹。

一曲琵琶暗许:白居易贬官到江州,一次去江边送客,碰到一位琵琶女。听了她绝妙的演奏以后,很有感慨,于是写了一首《琵琶行》送给她,中有“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句。许,称许,称赞。

湓:浦: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湓水入江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序中称为“湓浦口”。

收录诗词(77)

姚燧(元)

姚燧简介

元洛阳人,字端甫,号牧庵。姚枢侄。早年丧父,由伯父姚枢抚养。为许衡弟子。初以荐为秦王府文学。武宗至大间历官至集贤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为文闳肆该洽,有西汉风。卒谥文。有《牧庵集》。

相关古诗词

寄畅纯父治中

元朝-姚燧

欲闻真息耗,无使梓潼来。

烽火平时报,田畴乱后开。

徒歌王粲赋,不直士元才。

遥忆牛头寺,思亲日几回。

形式:

舆病高厓道中作

元朝-姚燧

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

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

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

无劳问前渡,只觉白头新。

形式:

舟达黄溪

元朝-姚燧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

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

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

形式:

发舟青神县

元朝-姚燧

青神开百丈,江岸转荒凉。

薜荔缘松起,蒹葭并竹长。

深披豺虎径,毒犯虺蛇乡。

何莫非王事,牵夫可惋伤。

形式:

感事

元朝-姚燧

致位丞疑地,夔龙伯仲间。

星当朝北斗,日已薄西山。

取谤因雠恶,贪权失丐闲。

此行虽铁甲,未足比惭颜。

形式:

留别和杜紫微韵

元朝-姚燧

身世支离似败衣,有戈难却鲁阳晖。

不知此日公车召,又复何时野服归。

花信正愁风骀荡,麦苗还喜雨霏微。

分携江上休回首,恐见樯乌作背飞。

形式:

癸巳九日

元朝-姚燧

去岁君山孤棹游,如今尽室石城州。

明年白发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

客气已为强弩末,宦情空绕大刀头。

果成问舍求田策,未让元龙百尺楼。

形式:

次韵时中

元朝-姚燧

多君闻道粗知归,云雾何人识少微。

尔后骅骝终独步,目前鸷鸟不群飞。

淮南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

安得銮坡同给札,不妨苜蓿对朝晖。

形式:

别王良辅

元朝-姚燧

只闻官罢尚荆州,不谓相逢郢水秋。

如我避贤三退舍,与君为客一登楼。

人才妄自金鸣冶,世事从渠剑刻舟。

明日分携武昌去,应烦南梦到沧洲。

形式:

赠相师

元朝-姚燧

渊澄如止水,泉活有馀波。

梅到清香处,君应风味多。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