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锦衣济永归兰州

金台云气接金城,去住偏关手足情。

经国雄才新遇主,承家能事旧宜兄。

百壶且壮登车色,双鲤应传过陇声。

眼底太平浑有象,剩哦诗句莫谈兵。

形式: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罗钦顺简介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相关古诗词

久雨次韵吴宁庵小词二首 其二 蝶恋花

明朝-罗钦顺

祈祷精诚空自许。

得势丰隆,肯听风排去。

薪米经营谁得住。

舟行却是人行路。

时事关心朝复暮。

禹甸茫茫,不见栽秧处。

蛛网低垂纷乱绪。

梁间燕子都无语。

形式:

久雨次韵吴宁庵小词二首 其一 临江仙

明朝-罗钦顺

不信东南天也漏,川原渺渺都平。

愁闻檐溜短长声。

乌慵兔怯,那肯任为晴。

了事棕蓑披欲绽,青苔坐满南屏。

朝朝望阙眼双清。

阳开阴闭,元后亶聪明。

形式:

送郑端典亲家还乡

明朝-罗钦顺

十年两度清溪曲,细说家怀及乡俗。

前辈凋零足叹嗟,后生满眼多翻覆。

逢场思戏酒思沽,有田不耕书不读。

行止模糊里闬嗤,门户支离祖先辱。

岂知贫贱亦天生,不骄不惰有时亨。

析薪能荷自堪乐,缊袍虽敝谁敢轻。

千言往复两无忤,爱君潇洒更老成。

鬓毛略见数茎白,心地先涵一寸明。

山水可游无过此,兹来却奉邦君使。

贡金三十铤铤良,结伴八九人人喜。

午榻棋声数著高,夜筵杯酌三巡止。

豫指归装只要诗,熟知宦况清于水。

西斋褊浅难久留,短歌何以写绸缪。

两家儿女粗解事,与君垂老应忘忧。

百年风月未为少,两段平分后段优。

我亦行藏无固必,会当解组共遨游。

形式:

晴山搜书舍为廖太守赋

明朝-罗钦顺

蒋生径里足清阴,陶翁篱落皆黄金。

晴山先生书满屋,亦有花竹清人心。

栋云飞尽日杲杲,玉华峨峨插晴昊。

境静应无俗客来,诗成自把芳樽倒。

有时寻壑复经丘,历历平生旧钓游。

春风高树啼黄鸟,秋水方塘泛白鸥。

真乐由来无内外,观物搜书两无碍。

说向傍人会者稀,高谈空自超三界。

形式:

杨氏姊七十寿歌

明朝-罗钦顺

春来无处无芳草,何处春光应更好。

乔木啼莺日正暄,华堂戏彩人难老。

早向深闺足苦心,蚕缫布缕又金针。

夭桃已协周南咏,慈竹仍涵晚岁阴。

涧蘋采得还亲芼,天冈几为思亲到。

长子提孙孝不衰,寿康宜获天之报。

即今七帙颜犹童,香风坐满芝兰丛。

白头老弟逢生日,长歌径过东山东。

五人同产三人在,谁能不念平生爱。

有分欢娱合共追,无情岁月从渠迈。

旧路重寻了不差,入门弦管竞呕哑。

殷勤一酌长生酒,看取蟠桃几度花。

形式:

为杨显祖题画送尹别驾实大之嘉兴

明朝-罗钦顺

澄江夜来秋水生,画船击鼓喧朝晴。

百壶欲尽千峰午,壮怀秋色两峥嵘。

相门旧压逢原里,至今书屋临江水。

千载香名满缙绅,读书有用真能子。

归来遍扫松楸阴,饭尝新稻羹香蕈。

故园风物岂不美,简书王事悲人心。

故人自昔深相慕,别意殷勤托毫素。

楚水吴山路几千,渚蘋岸蓼花无数。

东南名郡数嘉禾,城郭光涵震泽波。

官好常陪五马贵,政通应得万人和。

浮云富贵终何有,汗简功名浑不朽。

赠乏千金谩一言,论心何日重携手。

形式:

芙蓉书舍为大司成瓯滨先生赋

明朝-罗钦顺

瓯滨先生读书处,先秋曾见芙蓉花。

时来早作青云客,旧游回首天之涯。

天之涯,海之角,书舍新成制纯朴。

扁揭芙蓉贵有徵,芙蓉几度开还落。

岁岁开花直待秋,红霞百丈媚寒流。

向来底事开偏早,王气呈祥不自由。

乡闱一举膺高荐,胪传及第人人羡。

花有知无未可知,至今盛事传乡县。

先生自是读书人,微言次第归经纶。

功成合有还乡日,好持杯酒酹花神。

花神得酒应增王,书香继继谁能量。

但遇先秋一朵开,门前准备车千辆。

形式:

梅鹤旧图敬赋长歌为大人封君万寿之献

明朝-罗钦顺

罗浮山畔娟娟月,照见寒梅一株发。

老鹤长年此托栖,气骨风神两超越。

生绡半幅谁写真,儿今把玩偏能频。

眼前犹自有奇物,天下岂得无仙人。

仙人人道吾翁是,未论服食论标致。

清白孤高寿且康,只应梅鹤差堪譬。

久大堂中春酒深,醉酲坡梦与逋吟。

直将甲子循环数,那许尘埃半点侵。

此去罗浮几千里,望望白云犹尺咫。

浮暗之香喜达天,鸣阴之和惭为子。

兹图绝宜张寿筵,拜授使者签轴全。

宜羹三实凭长养,南飞一曲永流传。

形式:

学古楼歌

明朝-罗钦顺

屈指今年四十五,一事无成心独苦。

北斗那得挹酒浆,东风正好亲农圃。

家住西冈地颇幽,门前屋后多平畴。

一溪流水去无路,四面青山来入楼。

楼名学古浪标榜,古人实学今谁讲。

旦旦趋庭奉起居,时时静坐聊存养。

此心存久还自灵,中和无物如有形。

几微极处通天地,呼吸之间具典刑。

平生谩抱区区志,途长力薄愁难致。

荏苒如今作弃材,悠悠宇宙非吾事。

学成假使遂行之,要见黎民饱暖时。

可能学古楼中坐,妻子啼号付不知。

以兹农圃端须学,黄牯价平添一脚。

且种山田且读书,菜羹满釜浑家乐。

形式:

望庐山

明朝-罗钦顺

千里庐山一片石,元气为根倚天立。

月色霄澄白鹿寒,露华晓霁香炉湿。

左瞰长江右枕湖,近分众皱远模糊。

未容绝顶通人迹,长向晴空展画图。

谁能共我寻瑶草,幽泉怪石穷探讨。

傥遇仙翁跨鹤来,长生秘诀应倾倒。

凡骨支离无奈何,徒劳翘首望嵯峨。

此行傥遂区区志,须借苍崖百丈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