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常不没,山河镇如斯。
惟有人与物,代谢无停时。
因过咸秦境,周览生悲思。
渭水自萦带,南山亦参差。
兹惟帝王宅,自古称雄奇。
当时宫阙壮,摩霄切云霓。
千门与万户,珠帘锦绣帷。
一朝时事去,扫地无复遗。
城市尽为墟,麦秀草离离。
亦有英雄辈,干戈互相持。
慷慨争土疆,终老志不衰。
只今但丘冢,名姓宁可知。
京都足妖冶,高门富姜姬。
绰约姑射仙,鬒发冰雪肌。
只今化为土,况乃粉黛施。
休明盛文物,旗常画蛇龟。
千乘及万骑,杂遝相追随。
将相立轩冕,声乐奏英池。
繁华有万端,一去不可追。
俯仰千古事,有若梦幻为。
往者既已然,将来复如之。
寄语执迷子,当以理自推。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白云在高丘,绿萝在深谷。
中有冥栖士,云萝蔽茅屋。
独抱尚友情,缅遂硕人轴。
古琴时复弹,古书还更读。
逍遥无外事,俯仰长自足。
沮溺耕在野,姜叟钓渭曲。
伊人岂无心,耻炫荆山玉。
将须凤来仪,朝阳满梧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