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房师潘瑶圃夫子

婆娑洋外云蒙蒙,海水流血千里红。

朝廷频年拜骠骑,戈船百道趋瀛东。

先生落落人中杰,栽花满县肝肠热。

捧檄偶参鹳鹅军,请缨直到鲲鹏穴。

毒雾飞鸢瘴疠侵,风涛出没几呻吟。

文渊触热军多死,冯异移营病转深。

骑鲸一去风悽恻,满军旌旆黯无色。

公已天上作神仙,我尚山中拾橡栗。

生未迎谒死不知,九州豺虎纷猖披。

昨日故人一书至,闻讣已在黄花时。

侧身西望再拜哭,感恩何止歌鸣鹿。

伤心独照戴盆冤,易箦犹闻讯空谷。

忆昔妖童赴会初,杞人忧天曾上书。

妄意夷甫识石勒,谁知张角结封谞。

一朝环海烟尘起,意外风波来万里。

无瑕白璧染成缁,谁信此中有君子。

先生得信惊且疑,逢人到处询项斯。

两年薏苡消无影,一纸瑶函告有司。

自从丧乱苦兵革,幼安曜卿坐不得。

破产频求博浪锥,飞书屡进绕朝策。

肉食无谋藿食愁,陈兵还为赋同仇。

手书露布告乡里,不灭黄巾誓不休。

裹疮吮血几征战,臂上长弓腰间箭。

也知小丑终成擒,争奈先生长不见。

伏波横海又登坛,幕府回头泪不干;

满堂宾客如龙虎,尚恨军中少一韩。

况我生平感恩谊,出师未遂封侯志;

但识师恩同国恩,敢论有位与无位。

人生大节君师亲,高堂矧有洗夫人。

温峤绝裾终是孝,班超投笔宁为身。

前朝杀贼深山里,知公九原闻必喜;

今日焚巢浊水滨,知公九原恨无垠。

一喜一乐缘何切,只为千秋重名节;

共夸桃李盛门墙,不使豺狼留窟穴。

地角天涯道路长,可怜丹旐尚他乡;

一棺寂寞荒祠外,只有门生吊夕阳。

形式:
收录诗词(477)

陈肇兴(清)

陈肇兴简介

陈肇兴,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经过,题为《咄咄吟》,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治三年(1864)事平,陈肇兴返回乡里,设帐授学,门生有杨馨兰、杨春华、吴德功、许尚贤等,多为俊才之士。著有《陶村诗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陈肇兴的《陶村诗稿》写至戴案结束止,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在形式上,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言志,诗作风格雄健豪迈。门人吴德功在《陶村诗稿》序文中谓,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诗史」。《陶村诗稿》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绪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毁于兵燹。后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书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编者按:据连横《台湾诗荟》创刊号〈遗集待刊预告〉云:「彰化陈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诗稿》八卷,版久毁失,印本亦亡。全台仅存二部,一在余处,一为云林黄君丕承所藏。」〗,另以杨氏本、文丛本合校,是为郑校本。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编为「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集第四册。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以下简称「杨本」)为底本,郑校本(以下简称「郑本」、「郑注」)为辅,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相关古诗词

晓行山中即目

清代-陈肇兴

晓从南冢去,山色尚模糊;

草露行来湿,蛮烟到处无。

泉声随涧转,鸟语隔林呼;

遥望前峰上,朝阳红一隅。

形式:

自大墩归五张犁书馆遇雨口占

清代-陈肇兴

远岫黑云起,长空白日遮;

水声缘路折,雨势挟风斜。

处处鸣丛竹,畦畦落稻花;

遥知烟簇起,已是主人家。

形式:

山馆夜坐

清代-陈肇兴

独坐书堂久,孤镫渐失辉。

山空人语亮,城远漏声微。

细雨斜侵户,寒风自掩扉。

倦吟方欲睡,萤火上人衣。

形式:

送邱石庄孝廉北上

清代-陈肇兴

屈指登蟾窟,于今已十年。

蛟龙升碧海,鹰隼击秋天。

留滞由人事,飞腾卜子贤。

乘槎挂帆去,计日羡登仙。

形式:

牛相触

清代-陈肇兴

篮舆过斗六,四面野风颾。

山势如牛触,溪流亦虎号。

岸花随路转,岭树拂云高。

隐隐群峰外,蛟龙起怒涛。

形式:

补博士弟子纪事

清代-陈肇兴

岁岁风檐里,文章困数奇。

空存天下志,才作秀才时。

卖赋怜身贱,缄书慰母慈。

鲤庭遗训在,回首一凄其。

形式:

补博士弟子纪事

清代-陈肇兴

红榜填名后,青云得路初。

几人夸拾芥,今我幸知书。

驷马高题柱,豺狼逼倚闾。

前途传警报,仔细慎回车。

形式:

补博士弟子纪事

清代-陈肇兴

释菜瞻先圣,衣冠一色新。

拖青欣有伴,曳白讵无人。

泮水芹初秀,官桥柳已匀。

从兹舒骥足,万里骋风尘。

形式:

乌日渡

清代-陈肇兴

溪流何处到,一望浩无涯。

浪急日光碎,云飞天势移。

茫茫迷蔗圃,淼淼失芦陂。

摇橹从兹去,孤舟似箭驰。

形式:

赖氏庄

清代-陈肇兴

闻乱抛城市,迁家就友生。

数间茅屋老,十里稻畦清。

处处花依壁,家家竹作城。

呻吟吾不恶,闲步看秋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