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五首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形式:

注释

百年:代指人生在世。

几许:多少。

慷慨:慷慨潇洒的日子

一何:何其。 子:指杨子掞。

击筑:同后高歌语,典自《史记·刺客列传》:「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此意人生及时行乐。

海边鸥鸟:典自《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全句意为,自己没有人间得失利害的机心。

胸中云梦:与后「蒂芥近如何」句,典自司马相如《子虚赋》:「乌有先生曰:『……(齐国)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后因以喩人胸怀博大。云梦,古楚国的大泽。

蒂芥:细小的梗塞物,引申为内心不满或不快。

「楚越等闲耳」句:同后一句,典自《庄子·德充符》:「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

婆娑:闲散逍遥。

尘外:名利得失之外。

酡(tuó):醉后脸红状。

浮云:代指人间万事。

堂堂:无情。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速度极快。

秉烛:指代夜以继日地追求。

驻:停驻,挽留。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张惠言简介

清江苏武进人,字皋文,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初工骈文,词藻极美。又工词,为常州词派创始人。后治古文,学韩愈、欧阳修,号为阳湖派古文。再进而治经学,深于《易》、《礼》,卓然为经师。工篆书。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易候》、《茗柯文编》、《茗柯词》。又选有《词选》、《七十家赋钞》。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 胡蝶

清代-张惠言

斜阳谁遣来花径,春色三分定。游丝无力系花腰,忙煞枝头相途乱红飘。

寻春莫向花间去,花外游蜂聚。南园芳草不会空,收拾春魂归去绕香丛。

形式:

双双燕

清代-张惠言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径。旧垒谁家会识,更生怕、主人相问。商量多少雕檐,还是差池不定。

谁省、去年春静。直数到今年,丝魂絮影。前身应是,一片落红残粉。不住呢喃交讯,又惹得、莺儿闲听。输与池上夗央,日日阑前双瞑。

形式:

傅言玉女

清代-张惠言

多谢东风,吹送故园春色。低晴浅雨,做清明时节。昨夜花影,认得江南新月;一枝枝漾,春魂如雪。

却问东风,怎都来伴阒寂。绣屏绮陌,有春人浓觅。闲庭闭门,翻锁一丝愁绝;梦儿无奈,又随春出。

形式:

粉蝶儿 · 春雨

清代-张惠言

甚心情还自来小楼凝望?一丝丝、看他愁样。软东风、暂禁着、柳花飞扬。却无端、催着桃花飘荡。

者心情付春雨绕遍天壤。一丝丝、看侬愁样。是啼痕、染就了、万重熘障。问江南、芳草可还惆怅?

形式:

青门引 · 上巳

清代-张惠言

花意催春醒,和雨做成云性。流杯不敢趁轻阴,游丝一缕,个是江南影。

无端燕子呼残病,说道春将尽。出门却看芳草,青青放出垂杨径。

形式:

南歌子 · 长河修禊

清代-张惠言

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

形式:

水龙吟 · 瓶中桃花

清代-张惠言

疏帘不卷东风,一枝留取春心在。刘郎别后,年时双鬓,青青未改。冷落天涯,凄凉情绪,与花憔悴。趁红云一片,扶侬残梦,飞不到,垂杨外。

看取窗前细蕊,酿幽芳、几多清泪。六曲屏风,一痕愁影,搅来都碎。明月深深,为花来也,为人无寐。怕明朝又是,清明点点;看他飞坠。

形式:

水龙吟 · 寒食次计伯英韵

清代-张惠言

向前还有多春,廿番花信从头计。西风做冷,东风做暖,桃花都记。守得春三,禁熘时候,雨酡云醉。怕玉楼深处,游人未见,又一片,抛春外。

笑说踏青去好,恐看花、为花凝泪。旧燕不来,新莺多语,春情谁系?到晚凭阑,西山见我,相看妩媚。正疏疏帘底,轻阴不醒,蝶儿清寐。

形式:

水龙吟 · 清明次计伯英韵

清代-张惠言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看咋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海山何处,也随花戏。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形式:

木兰花慢 · 杨花

清代-张惠言

儘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