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
这两首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第一首,锋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的倒有人夸荐”为全文主旨。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
夸荐:夸奖、抬举。
只恁忒(tè)心偏:竟是如此的偏心。恁:如此。忒:太、特。
志高如鲁连:志行高洁像战国时的鲁仲连。鲁连:战国时齐国高士,即鲁仲连。
德过如闵骞:德行超过了春秋时的闵子骞。闵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夸俏:夸说他好。
好和歹没条道:好或歹没有什么依据。
立身则小学:卓然自立成人,要先学“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大学:古代十五岁入大学,学经术。
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有智和有能都跟不上有钱钞。鸭青钞:元代的一种纸币,因颜色呈鸭蛋青色,故名。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
芳迹依稀记汴梁,当年韵事久传扬;
紫宫有道通香窟,红粉多情恋上皇。
孰料胡儿驱铁马,竟教佳丽死红羊;
靖康奇耻谁为雪,黄河滔滔万古殇。
公来何其迟,公去何其速。
使我宣城民,何以遂生育?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
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纷纷墓土黄金屑,片片花飞白玉芝。
君主一斤臣四两,调和服下即平夷。
袜履中单黄带先,裙袍蔽膝绶绅连。
方心曲领蓝腰带,玉佩丁当冠笏全。
桃李阴阴六万家,下居民不识官衙。
甘棠喜有千年政,美玉终无一点瑕。
一径入青松,飞流澹晴绿。
道人晚归来,长歌振林谷。
山深不知秋,落叶下枯木。
须臾翠烟开,月色照彩服。
苦也苦,几时泥到襄阳府。
苦也苦,几时泥到成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