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胡可居,无端两憔悴。
侵寻叹末路,卤莽悔初志。
岂无骨肉恩,聚少别苦易。
分驰十年外,庐舍任榛刺。
残冬偶同归,草草如旅次。
杜门得半载,村巷传异事。
不知相见欢,中有思亲泪。
两柩犹在堂,牛眠指何地。
堪舆及日相,时俗多拘忌。
吾宁葬吾亲,忍规子孙计。
所嗟艰物力,动辄故人累。
浔阳贤使君,清俸烦远致。
有生迫孤露,久矣众所弃。
谁能念穷交,尚举麦舟义。
当之恐过分,一感再三愧。
佳招况逾期,欲往未得遂。
我贫荷见谅,应并谅此意。
鸿雁满江湖,诗成特先寄。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