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不垂肩不威仪,直竹横木与撑支。
齿不缺角不丰姿,轻锤细凿为琢治。
番人奇嗜诸类此,黔者为妍皙者媸。
獉獉而游狉狉处,半耕半猎贪娱嬉。
冬月兽肥新酿熟,合社饮酒社鬼祠。
酒半角技呈百戏,琴用口弹箫鼻吹。
雄者作健试身手,雌者流媚夸腰肢。
距跃曲踊皆三百,鸡冠断落鸦鬓欹。
舞罢连臂更踏歌,歌声诡异杂欢悲。
乍闻春林哢莺燕,忽然秋冢鸣狐狸。
酒缸不空歌不歇,落月已挂西南枝。
我抚此景转叹息,此辈蠢愚忠义知。
昔曾随我砍贼阵,惯打死仗心不移。
朝廷设屯有至计,莫听奸民鱼肉之。
黄清泰,字淡川,一字承伯。其先广东镇平人,移居凤山,后隶头份。幼嗜学,以工举业得文誉。年弱冠,值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变,奉檄领乡勇守郡,以功赏六品衔,累擢至彰化都司。嘉庆十一年(1806)任竹堑守备,署艋舺都司,迁镇标中营游击,署艋舺营参将事。道光二年(1822)海盗林乌兴进扰淡水,巡海遇贼,苦战七日,身负炮伤,旋擢长福营参将,未赴任卒。黄清泰军职三十馀年,抚循士卒,顺体民情,能文能诗,手不释卷,尤好《尚书》、《史记》,有儒将风〖参考卢锦堂主编《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吴福助撰)
云根不坠地,牢落东山头。
天风与海水,争激怒生疣。
断鳌足簸扬,支祈任沉浮。
状若银河翻,回星漂斗牛。
又若乘杯渡,一粒乱中流。
山水有常性,动静安足求。
呼龙与之语,掀髯嗔我尤。
静极而动生,天地一浮鸥。
大笑挥龙去,浮沙云未收。
行役猫雾戍,驻马看秋光。
天外碧山碧,地上黄云黄。
云黄稻已熟,家家刈穫忙。
笠子团团月,镰钩皎皎霜。
打禾苦且乐,歌声何悠扬。
馌担罗田畔,妇媚依土旁。
儿童四五人,裸走拾穗狂。
贪看不觉久,瞑色催夕阳。
一叟前致词,止我宿田庄。
竹桥通柴门,灯火明草堂。
殷勤具鸡黍,从者饫酒浆。
主人为我言,今年去年强。
谷额幸不蚀,米价闻颇昂。
看看收成后,旧债一半偿。
意适笑言洽,称醉还倾觞。
卧我新竹榻,茵铺稻稿香。
清绝无尘梦,一枕游羲皇。
天明辞上马,简书心不遑。
中途回首望,竹树烟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