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 地狱名号品第五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

仁者,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

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复有地狱,名曰飞刀;复有地狱,名曰火箭;复有地狱,名曰夹山;复有地狱,名曰通枪;复有地狱,名曰铁车;复有地狱,名曰铁床;复有地狱,名曰铁牛;复有地狱,名曰铁衣;复有地狱,名曰千刃;复有地狱,名曰铁驴;复有地狱,名曰烊铜;复有地狱,名曰抱柱;复有地狱,名曰流火;复有地狱,名曰耕舌;复有地狱,名曰剉首;复有地狱,名曰烧脚;复有地狱,名曰啖眼;复有地狱,名曰铁丸;复有地狱,名曰诤论;复有地狱,名曰铁呋;复有地狱,名曰多嗔。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

更有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如是等地狱。

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

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

普贤答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令后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

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

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狱,赤烧铜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或有地狱,一向寒冰。或有地狱,无限粪尿。或有地狱,纯飞钑鑗。或有地狱,多攒火枪。或有地狱,唯撞胸背。或有地狱,但烧手足。或有地狱,盘缴铁蛇。或有地狱,驱逐铁狗。或有地狱,尽驾铁骡。

仁者,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若广说地狱罪报等事,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问,略说如是。若广解说,穷劫不尽。

形式:

诗词简介

《地狱名号品第五》出自佛教经典《地藏经》。这一品讲述了普贤菩萨请地藏菩萨讲一讲阎浮提世界的地狱名号及恶报的事情。

翻译

这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见教化众生机缘成熟,起来向地藏菩萨说:“仁者,请您为天龙四众以及宇宙的一切众生,说一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业报的地方、地狱的名称以及恶报的各种情况,使得未来世的末法众生能明了这些果报,心有所惧而免造种种恶业。”地藏菩萨回答说:“仁者,我承蒙佛的威神之力以及大士您的慈悲愿力,在这里简略地说一说地狱的名称以及罪报恶报等情形。仁者,在阎浮提的东方有一座山,名叫铁围山,这座山长年累月黑暗幽深,是日月的光明永远照不到的地方。其中有个大地狱,名字叫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叫大阿鼻;又有地狱,名叫四角;又有地狱,名叫飞刀;又有地狱,名叫火箭;又有地狱,名叫夹山;又有地狱,名叫通枪;又有地狱,名叫铁车;又有地狱,名叫铁床;又有地狱,名叫铁牛;又有地狱,名叫铁衣;又有地狱,名叫千刃;又有地狱,名叫铁驴;又有地狱,名叫烊铜;又有地狱,名叫抱柱;又有地狱,名叫流火;又有地狱,名叫耕舌;又有地狱,名叫锉首;又有地狱,名叫烧脚;又有地狱,名叫啖眼;又有地狱,名叫铁丸;又有地狱,名叫诤论;又有地狱,名叫铁铁;又有地狱,名叫多嗔。”地藏菩萨接着说:“仁者!铁围山内的地狱其数之多,是数都数不过来的。更有称为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等许多地狱。在这些地狱中,有的还包括各种小地狱,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不等,乃至包括成百上千个小地狱,这些小地狱的名称也都不相同。”地藏菩萨进一步告诉普贤菩萨说:“仁者!这许多的地狱,都是南阎浮提作恶众生的恶业所感应而形成的。业力之大不可思议,其高大要超过须弥山,其深广如大海水,它能障碍众生修习佛法圣道。业力的作用如此巨大,因此一切有情众生千万不要轻视那些小小的过恶,以为不算什么,要知道一切罪业在死后都有报应,哪怕是一丝一毫也不会空过。即使如父子一般的至亲骨肉,在黄泉路上,按照各人的业力,各走地神作证各的路,即使是偶然碰到了,也是相见不相识,更不用说代为受罪了。我如今承佛威神之力,在这里将地狱中罪恶报应的具体情形大略再说一下,请仁者耐心再听我讲述一番。”普贤菩萨回答说:“我早已知道三恶道由恶业所感的苦报有多么深重,希望仁者再讲述一遍,以使后世末法时期一切造恶的众生,有机会听到这些以后,明了因果报应真实不虚,从而发心皈依佛法,永离恶道!”地藏菩萨讲:“仁者!地狱里罪报的情形大致上是这样的:或有地狱,拔出罪人的舌头,让牛用犁来耕它;或有地狱,挖出罪人的心脏,让夜叉来吞食;或有地狱,在大铁锅里装满了沸腾的开水,把罪人放到里面去煮;或有地狱,把铜柱烧得通红,让罪人抱;或有地狱,遍地都是大火,追赶着焚烧那些罪人;或有地狱,终年寒冰不化,永远是寒天冻地;或有地狱,到处都是恶臭冲天的粪尿;或有地狱,空中到处飞撞着铁蒺藜;或有地狱,烧红铁枪横冲直撞;或有地狱,大铁锤不停地撞击罪人的胸背;或有地狱,地面全都是烧红的铁板,让罪人无法落脚;或有地狱,到处爬满了铁蛇,缠绕在罪人的颈项上;或有地狱,满地奔跑着铁狗,追逐撕咬着罪人;或有地狱,让罪人骑在铁骡背上上下颠簸。”“仁者!如此这般的报应,在各种各样的地狱中,有百千种。无论地狱中刑具有多少种,无非都是由以下这四种材料构成的:那就是铜、铁、石、火之类的东西。这四种东西正是同众生造恶的心一一对应,是由众生的罪业所感召的。如果要详细地说清地狱里种种罪报的情形,那么在每一个或大或小的地狱中,都有说不完的百千种痛苦之事,更何况有无量无数的地狱啊。我如今承蒙佛的威神之力和仁者的方便提问,借此因缘大略地讲述了地狱罪报的情形。如果要想把所有地狱以及每个地狱的种种苦处都说出来的话,那即使穷尽一劫的时间,也是说不完的。”

注释

普贤菩萨:梵文Samanth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菩萨:梵名 输跋陀,又作三曼陀跋陀罗,译作普贤、遍吉。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及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般若一双也,故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其道场在四川山。

仁者:系菩萨与菩萨之间的敬称。

末法:相对于正法、像法而言,指佛法衰颓之时代。

大士:菩萨的通称。士者凡夫之通称,区别于凡夫而称为大。又,士者事也,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谓之大士。 有时亦称声闻及佛是大士者。《四教仪集解》云:“大士者,大非小也,士者事也。运心广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亦名上士。”

阿鼻:梵文Avici的音译,又作阿鼻旨,汉译为无间,这是最低的地狱,称阿鼻地狱、无间地狱,略称阿鼻狱,为八大地狱之一,是诸地狱中最苦者。 大阿鼻:又作阿鼻旨,阿为“无”,鼻为“遮”、“救”,译言无遮无救,言无人能遮止其入此狱,亦无人能救度其出此狱也,乃无间地狱中最苦者。

四角:将罪人身分成四块。依宣化上人之意,四角地狱即四围皆烧红之铁壁,顶上抛落铁火,罪人被驱于四角被铁壁所烧。

飞刀:空中有极大刀轮旋转落下,一著罪人身体,即头破血流,身无完躯。

火箭:无数亿烧得通红的铁箭密集射来,穿入罪人的身体,五脏六腑,刺割烧伤,惨痛不可言状。

夹山:罪人逃入山中,两山自动夹合,把罪人夹成糜烂,变成肉饼。

通枪:无数铁枪刺通罪人心胸腹背。

铁车:烧红的大铁车追逐罪人,把罪人碾得粉碎。

铁床:烧红的大铁床遍满地狱,皆见自身被卧床烧烂,或说罪人自见其身卧床上被鬼卒用种种刑具折磨受苦。

铁牛:能喷火的铁牛追逐罪人,令其被烧、被践踏、被角撞致死。

铁衣:烧红的铁衣从天而下,自然缠裹在罪人身上,把罪人烧烂。古德云:“现见袈裟离体,将来铁缠身”者,即此地狱也。

千刃:成千的烧红的匕首或利刃烧刺罪人。

铁驴:能喷火的铁驴追逐罪人,令其被烧、被践踏而死。

烊铜:把铜烧化了,或者把罪人抛下煮烂,或是用铜汁灌口。

抱柱:形如<封神演义>之“炮烙”,把铜柱烧红,凡是犯邪淫的男女,一见铜柱往往误以为是美男美女,往柱上一抱,即刻被火焚焦;业风一吹,死而复活,一见铜柱,又往上扑,又复烧焦,如是循环往复,直至业尽,方得出狱。

流火:此狱遍处火花四喷,平地铁水横流,这种流火遍及各处,令罪人无处可避,而被流火烧死。

耕舌:把罪人的舌头拉出,如耕牛一般地耕犁罪人,此乃犯口业的果报。

锉首:用刀把罪人的头颅片片锉碎。

烧脚:罪人踏上烧红的铁板,双脚被烫伤烧焦。

啖眼:啖,音淡,吃的意思,此狱有铁鹰,专好食啖罪人的眼睛。

铁丸:此地狱饥饿难当,但又无食可找。狱卒用烧红之铁丸令罪人吞食,入口即烧焦罪人的口、舌、喉、食道直至五脏六腑。

诤论:罪人一到此狱,自然嗔恨多端,其身上也生出铁爪锋刀,自相搏杀。

铁:,音夫,铡刀也,通称“斧”,如《列子·说符》云:“人有亡者,意其邻之子。”此狱用铡刀腰斫罪人之身。

多嗔:罪人腹内嗔火自焚其身,以嗔火故,复自相残杀。

叫唤:此狱中,狱卒将罪人掷入大锅汤中煮烂或大油锅中煎熬,令罪人痛苦而大声叫唤。

拔舌:此狱中,狱卒将罪人之口用铁杵打开,再用铁钩钩住罪人之舌,将其拔出。这是在生造口业所得的果报。

粪尿:此狱中,将罪人抛入极热的粪堆尿池之中,又臭又烫。

铜锁:用铜锁把罪人的颈项锁住,又用大铁练钩住,令罪人拖曳而行。

火象:有火象身上出火,追逐罪人,践踏罪人,令其烧死或被踏死。

火狗:《三法度论》云:“火铁燃烧,驱众罪人,煎熬令熟,熟已,复拖出,为恶狗所食。食尽,经风一吹又再活,还复如是,受报经百千劫。”

火马:火马身上着火,到处追逐罪人,践踏罪人。

火牛:火牛身上着火,到处追逐罪人,践踏罪人,用角抵触罪人。

火山:此狱由山而成,山上大火,无有空隙,罪人尽被火所焚烧。

火石:烧得极热之石,上压下铺,把罪人烧烂并磨成肉浆。

火床:与前大铁床地狱相似,此床大火熊熊,烧炙罪人。

火梁:把罪人悬挂在火梁上,周围皆是大火熊熊,将罪人烧焦。

火鹰:此狱铁树遍地,上有着火之铁鹰,专食罪人的双眼、耳鼻、脑髓、五脏六腑等。

锯牙:用锯锯罪人牙,或说用刀斧凿下罪人的牙齿。

剥皮:生剥罪人之皮,复用刀零割罪人身上之肉。

饮血:此狱中有恶虫,名朱诛虫,专门吸食罪人身上之血,令其乾枯而死。

烧手:用铁斗内盛炭火烧红,恒烙罪人双手。

烧脚:此狱遍地火炭烧红,无空隙处,令罪人奔走其上。

倒刺:此狱有山,山上有林,此林皆由刀剑带倒刺而成,逼令罪人上树,复被狱卒倒拖下树,倒刺尖刃便刺割罪人之身,令其体无完肤完肉。此皆由此罪人在生之时犯凶恶之邪淫,故遭此惨报。

火屋:将罪人关在铁屋之内纵火焚烧,令罪人无处可逃而被烧死。

铁屋:大铁城内,多诸铁屋,烈焰焚烧,无处可逃也。

火狼:着火之铁狼到处追逐罪人,烧、咬、踏诸罪人,令罪人心受惊恐,身受痛楚,口中狂呼,乃身口意三业所共感之苦果也。

圣道:圣者之道也。总称声闻、缘觉、菩萨之道也。《成实论》云:“圣道能破一切结使”。

蒺藜:音吉利,本指草本植物蒺藜,果皮有夹刺者。今作铁制带刺形如蒺藜之刑具,锋利如针,从空中飞来,刺罪人身,穿骨彻髓。

收录诗词(155)

释迦牟尼(周朝)

释迦牟尼简介

相关古诗词

金刚经 · 第二十九品 · 威仪寂静分

周朝-释迦牟尼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形式:

金刚经 · 第五品 · 如理实见分

周朝-释迦牟尼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形式:

金刚经 · 第三十二品 · 应化非真分

周朝-释迦牟尼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形式:

金刚经 · 第一品 · 法会因由分

周朝-释迦牟尼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形式:

金刚经 · 第二品 · 善现启请分

周朝-释迦牟尼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形式:

金刚经 · 第三品 · 大乘正宗分

周朝-释迦牟尼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形式:

金刚经 · 第四品 · 妙行无住分

周朝-释迦牟尼

“复次,须菩提!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形式:

金刚经 · 第六品 · 正信希有分

周朝-释迦牟尼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形式:

金刚经 · 第七品 · 无得无说分

周朝-释迦牟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形式:

金刚经 · 第八品 · 依法出生分

周朝-释迦牟尼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 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