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灾诗三十二韵

共和十二秋,国事无一好。

迟迟甲子年,望治首同矫。

无何春气苏,入夏转淫潦。

狂雨竟浃旬,堤溃墉亦倒。

蠢矣无支祁,鼓氛弥八表。

百里绝炊烟,千村汇鱼沼。

流尸妇襁儿,幸活幼随老。

琐尾知何穷,哀鸣动苍昊。

侧闻故老言,天意不可道。

道光甲午间,后此见则少。

其时尚承平,逸乐久温饱。

更阅十数年,半壁忽云扰。

天欲降大殃,或先示其兆。

我闻色然疑,兹事竟幽眇。

国步颠已深,民劳休可小。

河津入白鱼,道路逐陈宝。

炊淅矛剑头,亿兆委肝脑。

辜眚纵难宽,行罚已非藐。

胡为命洚流,杀民如刈草。

万国生鱼头,天醉若未晓。

抑如创世谭,民罪无所祷。

故令无愚贤,一洗服天讨。

讵知彼天行,有若奖顽狡。

恶者趋避工,弱善坐枯槁。

官家令煌煌,急振毋任殍。

所全能几何,一一覆巢鸟。

治民无大术,平政计应早。

浚洫固圩坊,民命未难保。

率兽食人肉,喣喣又何造。

柯柄吝儒生,一室自除扫。

悲哉天下溺,援手岂徒嫂。

苟免吾滋惭,闭门梦羲皞。

形式: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

王易简介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进士,曾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中正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曾在赣南为蒋经国讲授《孟子》。其论国学尚质,以经学、小学、哲学与史学为国学之“四区”,以为“至若文艺词翰,作者过众,灏瀚曼衍,叙次为烦。况内实外华,非得苟举;由学窥文,无待毛举。果其读书得有门径,则用治文学,游刃有馀。”(《国学概论》)故其诗风质朴高古,劲折孤峭。与彭泽汪辟疆、南昌余謇、奉新熊公哲并称“江西四才子”,又与黄侃、汪东、汪辟疆、柳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称“江南七彦”。建国后供职湖南文史馆,著有《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词曲史》、《乐府通论》等。

相关古诗词

幽兰有寄

清代-王易

百卉争嫣姹,幽兰本自春。

起将盘谷底,无奈采香人。

绮护知非乐,芝焚合怆神。

千秋珍重意,谁及左徒真。

形式:

送梦庐

清代-王易

高楼残酒收,风雨向江头。

把袖难为别,往年无异秋。

闲云纳行卷,是处逐浮沤。

枫荻应犹在,吾徒那许愁。

形式:

羊儿诞生

清代-王易

竟使雄啼发,能兴举室欢。

汝生尚蒙昧,前路尽艰难。

索笑亲堪慰,承家话孔谩。

全形及兹世,不用惜儒冠。

形式:

送五弟之沪

清代-王易

叹逝襟犹湿,伤离意益真。

同怀惟有汝,独客及兹辰。

关塞烽烟近,江山画本新。

遥怜浮海月,应照望云人。

形式:

旅舍见菊

清代-王易

倦鸟嗟何及,哀笳不忍闻。

篱根空有泪,眼底尚如云。

节为秋霜碎,香从旧径分。

孤怀休自怨,余亦怅离群。

形式:

秋暮到京假馆樵谷家却赠

清代-王易

幻海堪藏大隐身,团瓢更插打包人。

山中生活连非苦,门外阗渊几不尘。

大宅泥洹徵定慧,菜羹豆粥称清真。

春明梦醒斋钟寂,多幸从君看虱轮。

形式:

谒商云亭师

清代-王易

一瓣心香洛下耆,景山西畔老秋时。

圯桥不待期黄石,深谷曾闻赋紫芝。

高岸冯夷川几陟,得仁何怨饿何辞。

鸣弦鼓箧真如梦,六六门生八回师。

形式:

北海公园览菊

清代-王易

潭州百斛厌频斟,琼岛三秋试独寻。

载宝忽惊虹月舫,移根宁托米丘林。

霜浓锦烂争姚魏,人巧天工轶古今。

傥负寒芳延热客,郢讴群和广陵琴。

形式:

次韵酬黄娄生见赠

清代-王易

钻纸疾蜂失旧窝,卅年噀墨涴君罗。

兰言合证心同此,萍聚其如浪激何。

摩诘吟存凝碧泪,垂虹箫伴小红歌。

维群漫诩羊三百,未抵初平叱石多。

形式:

旅京陪公穆丈十度燕谈得句录别

清代-王易

摩挲苦忆霸城翁,强逐徂秋迓塞鸿。

清绝书堂商老计,病馀药裹有新功。

得醇未要平原饮,撮土何增泰岱崇。

后会看公丹在握,可容盈月坐春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