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八景

瞥见山光展翠屏,熹微岚气傍昏冥。

参差掩映松杉色,点缀糊模鸟兽形。

影落闲云仙髻渺,山回残照佛头青。

何当半面绘图设,翘首无由问五丁。

形式:
收录诗词(76)

卓肇昌(清)

卓肇昌简介

卓肇昌,字思克,台湾凤山人,为卓梦采之子。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官拣选知县,不赴。少颖异,能承庭训,好为古文辞,论世知人,具有特识,一时老师宿儒,咸器重之。著有《栖碧堂全集》,藏于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分修《重修凤山县志》时担任「参阅」。  连横《台湾诗乘》谓卓肇昌:「主讲书院,著作颇多,有〈台湾形胜〉、〈凤山〉、〈鼓山〉等赋,又有〈龟山八咏〉、〈鼓山八咏〉,皆非佳搆,然亦有可诵者。」〖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以下自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卓氏诗作计七十六首。(杨永智撰)

相关古诗词

仙人山

清代-卓肇昌

桃源洞里神仙闱,绝峤浮空望欲微。

乐奏笙篁青嶂翠,杯倾琼液紫霞飞。

耸身松杪星河近,控驭山头鹿猱归。

洞口主人烦指点,若为茶灶若为矶。

形式:

鹿耳门泛舟

清代-卓肇昌

小棹轻摇鹿耳隈,征人万里赋归来。

潮依草岸痕初落,风度蒲帆影半开。

残日海门寒蚌蜃,隔江烟树起楼台。

重重锁钥真天险,湠漫回澜亦壮哉。

形式:

书院即景六咏

清代-卓肇昌

半亩宫墙布席坛,烟光云影绕干阑。

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

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

蹊间有客裴徊处,好把心茅仔细看。

形式:

书院即景六咏

清代-卓肇昌

苍翠层层画不如,主人枯坐小亭虚。

绿阴旎旖微飙度,疏影横斜淡月初。

花似解人频揖客,鸟如知趣欲窥书。

东风不管愁人倦,叶落阶前未扫除。

形式:

书院即景六咏

清代-卓肇昌

紫燕珊珊落故轩,讲堂听罢自翩翻。

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

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言言。

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

形式:

书院即景六咏

清代-卓肇昌

闲来寄傲倚窗南,墙外萧萧竹映蓝。

雨滴犹闻悲帝子,风飘何用怨江潭。

杯倾蚁绿枝先醉,阅到蠹文影代缄。

好与坡公心赏处,沉当菁翠是春三。

形式:

书院即景六咏

清代-卓肇昌

夏木森森覆碧廊,凉飔蝉沸度残阳。

可怜痴子呼蝶梦,为少书声闹草堂。

顾影还疑悲痀偻,有怀欲诉笑螳螂。

一枝聊得栖身处,络绎催人何太忙。

形式:

访冈山石洞

清代-卓肇昌

洞里神仙闻所闻,峰头奇怪路斜分。

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环崖涨白云。

饭熟青精炊石乳,溪流寒玉乱厖狺。

何当天姥无情甚,只隔红阑手自芸。

形式:

观音山

清代-卓肇昌

嵯崚磊落映青螺,面面人看似普陀。

洞口草深迷佛眼,峰前竹密护仙窝。

云行老树青鼯过,雪落长溪白鸟歌。

菩萨低眉三岛外,如如空相奈云何。

形式:

凤山八景

清代-卓肇昌

丹山突兀千仞跻,春雨微蒙望欲迷。

别浦参差描远近,乱峰苍翠浑高低。

鸟吟岩谷初晴树,人话溪桥落影西。

翘首极天仙岛外,缈缥飞处五云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