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 其一 · 春水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苹花怨。采香幽径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

形式:

诗词简介

《南浦·春水》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词人目睹一池春水,想起昔日离别情事;下片换头处笔势回转,仍写眼前春水,由此又推想到闺中女子之相思。全词一字不提春水,但句句贴切春水,写来不粘不脱,纵收联密。

翻译

柳树下的碧池非常清澈,发现新柳刚刚长出来,嫩绿的色泽如果染过一般。清澈的水填满了银塘,微弱的东风,吹的整个池塘泛起层层波纹。想起和你分别在南浦,你的影子曾照在这浅浅的春水里,再来的时候,水已经漫过了以前我们站的位置了,多出了几片凋零的红花。

碧绿的江水在经过雨水洗礼之后,再添新绿,那拍打着翅膀的鸥鸟,飞翔的小燕。帘影映照在水中,这春水中应该有女子的千点相思泪珠,随着水流远去。你乘船离去,留我在这里伤心地唱着蘋花怨。采蘋的路上,有鸳鸯再次歇卧,远去在外,谁能想念起家中湔裙之人。

注释

南浦:词牌名。唐《教坊记》有《南浦子》曲,宋词借旧曲名,另倚新声,用作词牌名。双调一百五字,上片九句四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粼粼:清澈貌。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故称淡黄色为曲尘,也作“麴尘”。此处用以比喻新柳之色泽。

“清溜”句:化用梁简文帝《和武帝宴》诗:“银塘泻清溜。”清溜,清澈的水流。银塘:清澈明净的池塘。

参(cēn)差(cī):层层丛聚之貌。縠(hú)纹:绉纱似的皱纹,常以喻水的波纹。縠,一种轻纱。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涨绿:谓春水上涨。旧处:指昔日离别之地。

残红:凋残的花。

葡萄:指碧绿的葡萄酒色,古人常用以形容江水碧绿。

拍拍:形容鸟翅拍打之状。

翩翩:飞翔貌。

“应有”句:化用苏轼词句意揣想别后闺中女子伤心情状。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沧浪一舸(gě):意谓离人乘舟远行。舸,船只。

蘋花怨:指闺怨。

湔(jiān)裙人:指所思念的闺中女子。湔,洗涤。

评注

清代词论家许昂霄《词综偶评》:“别君南浦”四句,点化文通《别赋》,却又转进一层,匪夷所思。“应有泪珠千点。”用东坡词意。

清代词论家周济《宋四家词选》:碧山故国之思甚深,托意高,故能自尊其体。

清代词论家吴衡照《莲子居词话》:王碧山春水云:“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数句刻画精巧,运用生动,所谓空前绝后矣。

清代词论家邓廷桢《双砚斋词话》:《南浦》咏春水云:“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皆态浓意远,如曳五铢。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蘋花怨”寄慨处,清丽纡徐,斯为雅正。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词则》:玉田以春水一篇得名,用冠词集之首,以中仙此篇较之,毕竟何如。南宋诸家,白石、碧山,纯乎纯者也;梅溪、梦窗、玉田辈,大纯而小疵,能雅不能虚,能清不能厚也。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云韶集》:“和云”三句,神化之句,碧山《春水》一篇不能及也。

近代词学家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咏春水不难于写景言情,而难于寓情于景,沉思入细。此作一往情深,且有托意。“南浦”以下四句及“帘影”至结句皆经意之作。如永叔之方夜读,树树秋声;如司马之听琵琶,弦弦掩抑。与玉田《春水》词。可堪双美。

收录诗词(69)

王沂孙(宋)

王沂孙简介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入元,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意旨隐晦,著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词集》,后人易名为《碧山乐府》。

相关古诗词

眉妩 · 新月

宋代-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奁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形式:

长亭怨慢 · 重过中庵故园

宋代-王沂孙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苔,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形式:

齐天乐 · 蝉

宋代-王沂孙

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形式:

天香 · 龙涎香

宋代-王沂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尊前旧风味。漫惜馀薰,空篝素被。

形式:

法曲献仙音 · 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代-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形式:

高阳台 ·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代-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形式:

晋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王沂孙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磗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形式:

花犯 · 苔梅

宋代-王沂孙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么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馀香空翠被。

形式:

露华其一碧桃

宋代-王沂孙

绀葩乍坼。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

闲门昼掩凄恻。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尚带唾痕香凝,怎忍攀摘。嫩绿渐满溪阴,蔌蔌粉云飞出。芳艳冷、刘郎未应认得。

形式:

露华其二

宋代-王沂孙

晚寒伫立,记铅轻黛浅,初认冰魂。绀罗衬玉,犹凝茸唾香痕。净洗妒春颜色,胜小红、临水湔裙。烟渡远,应怜旧曲,换叶移根。

山中去年人到,怪月悄风轻,闲掩重门。琼肌瘦损,那堪燕子黄昏。几片故溪浮玉,似夜归、深雪前村。芳梦冷,双禽误宿粉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