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 赤壁怀古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

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形式:

诗词简介

《鹦鹉曲·赤壁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冯子振创作的一首散曲。曲中写了诸葛亮被刘备劝诱出南阳草庐,辅助其三分天下,却忘记了原来的出处,功成之后未能归去;幺篇中感叹英雄业绩已被长江波涛淘洗一空,只是那些渔夫樵子还偶然谈起。全曲以善意的嘲讽统领,对于诸葛亮的智慧采取了平视甚至俯视的态度,构思立意奇特而独到,对历史兴亡和功业成败表现了幻灭感和惋惜情绪。

翻译

诸葛亮曾亲自以草屋为家,抱膝长吟,从容潇洒,可惜早早被刘备骗出山来经营天下。他谈笑间轻而易举地奠定了三分汉室的格局,却忘了南阳在雨中耕作的旧日生涯。

【幺】感叹那西风卷尽了历史的风流繁华,往事随着大江滚滚东去。一直到现在,渔夫樵子还谈起诸葛亮的传说和佳话,大概也算是英雄的一种结局吧。

注释

正宫:宫调之一。鹦鹉曲:曲牌名,属北曲。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长江南岸,三国时孙权、刘备合兵在此大破曹操的军队。

赚:赚的本义是卖而赢利,引申为诳骗。元曲中的“赚”多使用诳骗一义。抱膝:手抱住膝盖,安闲的样子。史书记诸葛亮隐居时,“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梁父:本指《梁父吟》,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里代指诸葛亮。

汉鼎三分:将汉帝国一分为三。鼎,旧时视作国家的重器,比喻政权。

南阳:汉代郡名,包括今湖北襄樊及河南南阳一带。诸葛亮早年曾在南阳隐居耕作。

幺:戏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为避免重复,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简称“幺篇”或“幺”。与南曲中的“前腔”相同。

彻:直到。

评注

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典型,历代诗人都对他进行由衷的歌颂和赞美。此曲一反传统的蹊径,对之采取非议、嘲笑的态度,对他被刘备“赚”了出来,把“躬耕南阳”、“不求闻达”的素志忘得一干二净,提出了异议。结句的“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是对诸葛亮的辛辣的讽刺,也是对诸葛亮的深切的同情;是对建功立业者的虚无主义态度,也包含对自己宦途失意、理想破灭的愤激情绪。(《元明清散曲三百首》)

收录诗词(133)

冯子振(元)

冯子振简介

元攸州人。号海粟。博治经史,于书无所不读。其为文,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即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

相关古诗词

塔灯

元朝-冯子振

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

半夜火龙蟠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

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

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

形式:

鹤骨笛

元朝-冯子振

胎仙脱胫寄飞琼,换羽移宫学凤鸣。

喷月未醒千载梦,彻云犹带九皋声。

管含芝露吹香远,调引松风入髓清。

莫向山头吹暮雪,笼中媒老正关情。

形式:

旌表申孝子门

元朝-冯子振

竹熨轻舆到处安,水温半菽尽情欢。

寸心不暂三晖置,万顷何如一亩宽。

高盖门闾华黼黻,斑衣岁月老巾冠。

遥怜续汉书申孝,千古申屠又有蟠。

形式:

登金山

元朝-冯子振

双塔嵯峨耸碧空,烂银堆里紫金峰。

江流吴楚三千里,山压蓬莱第一宫。

云外楼台迷鸟雀,水边钟鼓振蛟龙。

问僧何处风涛险,郭璞坟前浪打风。

形式:

杨花二首

元朝-冯子振

曾与行人惜翠条,而今飞絮满河桥。

一分流水萍初碎,百尺春风雪未消。

微扑妆楼啼半面,乍黏舞席折纤腰。

沾泥更傍谁家砌,帘户新声紫燕娇。

形式:

杨花二首

元朝-冯子振

婉娩春风与愿违,悠扬风日暂无辉。

不随芳树千林歇,还称游丝百尺飞。

梦落吴蚕欺白茧,心随代马恋征衣。

凤池踪迹逡巡到,未忍飘零拂钓矶。

形式:

题黄鹤楼

元朝-冯子振

鹤楼千尺倚晴阑,大别山前舞峻鸾。

昨日英雄无问处,依然江汉涌波澜。

形式:

题扬州琼花

元朝-冯子振

锦帆隐隐到天涯,古道残阳泣暮鸦。

莫为龙舟更惆怅,庆陵依旧看琼花。

形式: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元朝-冯子振

花分石径蝶衣裳,蜂恼晴檐燕雨香。

解事野桃吹绮片,谁教赚到鹄仙乡。

形式: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元朝-冯子振

脱箨斑筠绿节明,霖收梅子麦寒轻。

诸峰隔截高低树,忽听初蝉第二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