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事留遂成独往念兹离乱易于隔绝作诗以寄之

胡尘暗中原,大驾巡江都。

春风遂南渡,百辟咸奔趋。

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

微生本萍寄,宁复安吾庐。

褰裳犯深险,颠仆妻与孥。

怀恩痛未报,无路先貔貙。

岩穴多遗贤,天网固亦疏。

骅骝惧捐弃,未数十驾驽。

衔悲望君门,忍作永诀图。

扁舟兄及弟,去指东海隅。

夜榜亚修舳,晓帆趁横蒲。

如何忽参商,行止分半途。

怡怡风月夕,来若同队鱼。

惨惨霜露秋,去如独翔凫。

岁晏道路长,只影谁与俱。

但忧赤眉间,能致黄耳无。

青灯搅寒梦,起坐中肠枯。

载歌鹡鸰诗,引泪零襟裾。

闽山我旧国,下隐同姓居。

潮田岁再穫,海错日两渔。

荔子擘绛縠,江瑶截冰肤。

家家泼春酿,取醉不待沽。

木落终粪本,兹言绅可书。

悲心久更微,正坐簪绂拘。

归休傥永诀,愿言当前驱。

茅茨卜幽胜,荷锸手自锄。

松竹植门巷,兰菊罗庭除。

杖屦杂老稚,杯盘接乡闾。

共追一笑欢,可解千日臞。

着鞭须及辰,暮景速过驹。

形式:
收录诗词(783)

李弥逊(宋)

李弥逊简介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李弥大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历任知州及监司。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鲠直如故。八年,试户部侍郎。秦桧复相,因反对屈节议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十年,归隐福州连江西山。有《筠溪集》。

相关古诗词

宿扬州城外

宋代-李弥逊

舟横城郭绕,缺月疏林杪。

窈窕一溪深,微茫众星小。

忘言对诗书,适意亲鱼鸟。

幸此绝纷华,行歌阅昏晓。

形式:

次韵学士兄春日谩成

宋代-李弥逊

飘泊悲生事,人情翻手云。

习闲真似懒,补拙谩知勤。

老作渔樵计,梦观钟鼎勋。

成亏皆一戏,不复问斯文。

形式:

刘根道院

宋代-李弥逊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

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形式:

天封观

宋代-李弥逊

摇落秋山路,烟留宝搆昏。

曾回翠华步,不到紫虚门。

可鉴丰碑壮,无知老柏尊。

勒功当日事,寂寞更谁论。

形式:

和少章喜晴

宋代-李弥逊

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

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

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

机心浑已尽,唯有白头新。

形式:

又和少章别

宋代-李弥逊

非无山林意,去住亦随缘。

落日有归翼,乱山犹着鞭。

风檐依路湿,烟树着行圆。

清绝归时思,新诗句句传。

形式:

发光林寺

宋代-李弥逊

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

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颜。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

只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

形式:

瓜步阻风作

宋代-李弥逊

西风趣秋去,何日放船回。

不见澄江练,唯闻卷地雷。

宦游双鬓改,飘泊寸心灰。

落日乾坤里,微吟酒一杯。

形式:

瓜步阻风作

宋代-李弥逊

牢落穷途暮,扁舟水四涯。

十年长作客,万里得还家。

云散山排仗,潮生浪趁衙。

殷勤谢风马,为挂一帆斜。

形式:

次韵贲远归田

宋代-李弥逊

归去田园好,春随人意和。

竹根晴日卧,牛角晚风歌。

漂梗空三径,虚舟信一波。

故人怜寂寞,千里问如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