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泾川水西寺蕳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师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一往情已坚,百阏思转炽。

大川阻鸿溟,怒涛写滂濞。

仿佛号夫诸,昏蒙舞魑魅。

小舟劣容坐,大险曾不避。

中流震撼数,性命毫发计。

敛股不容摇,屏息恒独惴。

良久幸登陆,寸步怀千畏。

盘回行陇畦,迷眩失沟遂。

啮趾嵌剑石,衣冠排戟蔌。

身入青玉林,一白点群翠。

道过桓彝祠,古柏撑幽邃。

青红闪败壁,神鬼错飞旞。

忠精烨白虹,直欲贯天地。

周礼在所旌,尸祝宜弗废。

敕书从天来,犹勒崇宁字。

象贤恨非古,奸丑亵神器。

南风啸林薄,吹落英雄泪。

俯仰感微衷,蛇行复西逝。

委移履上方,满目但椔翳。

云何黄檗灵,不敌郁攸崇。

卧钟蚀阴苔,孤塔挂晴荔。

大雄兜率还,真应天台萃。

木鱼午停声,林鼯晴出戏。

残僧五六辈,飖衲裹山隶。

奔趋失绳矩,面目剧芒刺。

别有白发师,野鹤鸡群异。

身披伽黎衣,云继泐潭裔。

揖客入邃筵,从容语非易。

呼童涤尊罍,为我出芳饵。

溪毛糁白姜,芝髓烹红胾。

群羞未终荐,三爵了不识。

汤饼银丝嫩,园荈雪涛试。

复出新篇什,自谓宗汉魏。

焜耀鸳鸯裘,错落麒麟罽。

似将三昧力,幻出千葩丽。

有时气雄拔,欲夺三军帅。

西取月氏头,北断坚昆臂。

谁知忧世心,尽雪沧江涕。

缁女尚如斯,蝉冠当不愧。

少焉出楸局,矜负骁与鸷。

雌雄将势分,黑白如鼎沸。

分甘东野拜,难续西林志。

长啸出山来,荒云密如毳。

归宿山县中,穷愁复相滞。

粮绝诸傔愠,濑激良朋忌。

褰衣步明月,忧极不思寐。

忆昔山林居,岂识道途累。

崖色夫容开,洞水冰帘腻。

渊龙学人吟,夜猿呼鹤唳。

采岚术可餐,钓渚鲜堪哜。

负此济胜姿,奈何心不悸。

所幸二三友,酸咸同所嗜。

钩理抉神扃,探玄发天秘。

虽于嘻笑间,亦足洗蒙罻。

此生已任运,泉石随所值。

敬亭在望青,行行勿迂辔。

形式:
收录诗词(186)

宋濂(明)

宋濂简介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相关古诗词

送东阳马生序

明朝-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形式:

简吴山长

明朝-宋濂

先生天下士,鬓白渐将翁。

官卑遭俗骂,家破坐诗穷。

秋林崖荔雨,春浦鲤鱼风。

尽是相思处,如何学燕鸿。

形式:

和胡古愚儗宫体

明朝-宋濂

天上多春色,人间迥不同。

花翻鳷鹊殿,莺过建章宫。

云旗鸾被影,月扇雉含风。

遥瞻翠华近,红日照盘龙。

形式:

和王内翰子充见怀韵

明朝-宋濂

帝德如天覆万邦,定期归棹到龙江。

奇才不换金城百,宠命当簪白笔双。

喜极欲持如意舞,醉来应使软舆扛。

此情纵切何由遂,吟对西南月满窗。

形式:

送编修张仲藻还家毕姻

明朝-宋濂

少年归娶奏金銮,喜得天颜一笑看。

红锦裁云朝奠雁,紫箫吹月夜乘鸾。

灵椿堂上承中馈,宝镜台前结合欢。

从此梅花消息好,青绫不似玉堂寒。

形式:

瑶芳楼

明朝-宋濂

虞卿草堂虞山东,芳时众集尊前同。

花下女歌莺绕树,门前客至鹤开笼。

玉盘落乳卷明月,铁笛度曲来秋风。

醉吟互出绝奇句,健笔尽属轩辕公。

形式:

题倪元镇耕云图

明朝-宋濂

看院留黄鹤,耕云种紫芝。

天下书读尽,人间事不知。

形式:

寄别

明朝-宋濂

别来虎豆又生牙,尚在扬州卖酒家。

醉后清狂应不减,起拈花弹打鸣鸦。

形式:

哭郑佥事

明朝-宋濂

忍见苍苔裹绣衣,西湖风急旅魂悲。

紫罗半臂今犹在,免学欧阳写恨辞。

形式:

忆知

明朝-宋濂

春风行乐且年年,勿使游尘上五弦。

燕子堂前多旧土,莫栽黄檗只栽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