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园小鲁亭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试重上、岩岩高处。更忆公归西悲日,正蒙蒙、陌上多零雨。嗟费却,几章句。

谢公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双白鸟,又飞去。

形式: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一百十六字,上阕五十七字,下阕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园小鲁亭」:广信书院本作「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小鲁亭」,四卷本丁集作「题赵兼善东山园小鲁亭」。

赵兼善:即赵达夫。南宋·袁燮《絜(jié)斋集·卷十八·运判龙图赵公墓志铭》:「公讳充夫,字可大,魏悼王之七世孙也。始名达夫,字廉善,孝宗为更其名,公并字易焉。……从外舅寓居于信之铅(Yán)山。公颖悟而嗜书,外祖奇之,室以孙女。以金紫荫补官,主永福簿。丁父忧,服除调太和丞,监青龙镇,辟涔(cén)水检踏官,知宜兴县,签书淮南军节度判官,知新喻县,通判湖州,守临汀、嘉禾、吴兴三郡,奉祠,起知道州,辞不赴,仍赋祠禄,擢提举淮东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福建转运判官,告老,进直敷文阁与祠,再告老,升龙图阁致其事。……守吴兴时,忤时宰之亲,遄归故里,结亭二十有五,放怀岩壑,若将终身。彊而后起,名流多称慕之,而诚斋杨公知之最真,有契于心尔。时权奸妄开边隙,公深言其不然,虽拂其意,不恤也。非轻视轩冕其能尔乎?有楼曰『一经』,有馆曰『东塾』。」按:奉祠指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宋史·卷一百七十·〈职官志·宫观〉》:「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绝少,熙宁以后乃增置焉。在京宫观,旧制以宰相、执政充使,或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两省或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官或诸司使、副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主管。」

东山园:《铅(Yán)山县志·卷三·山川志》:「东山,在县东三里,翠微间有亭,绍圣五年县尹苏坚题曰『携游』。宋舂陵守赵充夫治其地为东园。」南宋·袁燮《絜(jié)斋集·卷十八·运判龙图赵公墓志铭》:「守吴兴时,忤时宰之亲,遄归故里,结亭二十有五,放怀岩壑,若将终身。……有楼曰『一经』,有馆曰『东塾』。」

小鲁亭:《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周情孔思:李汉《韩吏部文集序》:「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按: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士大夫美之,为赋「我徂东山」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赵氏既建亭于东山,且以为名,故引周、孔事以褒美之。

东家丘:《孔子家语》:「孔子西家有愚夫,不知孔子为圣人,乃曰:『彼家东丘。』」《三国志·卷十一·〈魏书·邴原传〉》:「邴(bǐng)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太祖征吴,原从行,卒。」东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chèn)童年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zhēn)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

岩岩:《诗经·鲁颂·閟(bì)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按:此盖谓既已登东山而小鲁,更应登泰山而小天下也。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蒙蒙、陌上多零雨」句:《诗经·豳(bīn)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tāo tāo)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谢公雅志还成趣。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晋书·卷八十一·〈桓宣传·(族子)桓伊传〉》:「(桓)伊字叔夏,……性谦素,……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子昏醟(yòng)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谢公,四卷本丁集作「谢安」。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句:用桓伊抚琴歌《怨诗》(按实为曹植《怨歌行》句)泣谢安事。又宋·黄庭坚《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其一》诗:「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平明视清镜,政尔良独舞。」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把似:「把」字有「与其」、「假使」二义。

「双白鸟,又飞去」句:宋·欧阳修《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诗:「清川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

收录诗词(791)

辛弃疾(宋)

辛弃疾简介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形式: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形式:

青玉案 · 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式:

祝英台近 · 晚春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形式:

贺新郎 · 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形式:

贺新郎

宋代-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形式:

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

宋代-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形式:

贺新郎 · 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形式:

念奴娇 · 书东流村壁

宋代-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形式:

浪淘沙 · 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