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易

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

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

莫不奉琛执贽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播以仁风,沾以义泽。

家和人𥙿,櫜兵敛革。

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

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

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

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

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

文翁之化,孔明之仁。

严郑之节,杨马之文。

遗风渐被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

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形式:
收录诗词(417)

方孝孺(明)

方孝孺简介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相关古诗词

深虑论

明朝-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形式:

峨眉县晓发次韵

明朝-方孝孺

渡水蓝舆稳,穿林草径微。

胜游方外得,乐事世间稀。

风过欹僧笠,云来挂道衣。

山林应待久,好去莫相违。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盛德临中夏,黎民望彼苍。

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

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文华端国本,潜泽被寰区。

云绕星辰剑,春回造化炉。

变通周典礼,宽大汉规模。

厌世嗟何早,苍生泪欲枯。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监国裨皇政,忧劳二十年。

龙楼方爱日,鹤驭遽宾天。

已失群生望,空余后世传。

长江一掬泪,流恨绕虞渊。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

鼎龟悬宝命,笙鹤动哀音。

谁绍三王治,徒倾四海心。

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婴孩。

万岁千秋志,经天纬地才。

未登宸极定,忍见泰山颓。

圣子承皇业,能舒四海哀。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懿文光典册,善美过昭明。

历数归元子,哀荣动圣情。

神灵游帝所,陵寝镇天京。

诔德南郊在,千秋有颂声。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渊默师成宪,端严信若神。

承天行日月,与世作阳春。

锐意思宽政,温颜访老臣。

至今江海士,犹想属车尘。

形式:

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明朝-方孝孺

斥土开瑶殿,因山近翠微。

神舆离鹤禁,天泪湿龙衣。

日月还丹阙,风云送六飞。

太平皇业固,清庙咏光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