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天北门,一垣接羌氐。
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
日光不到地,哭帝苍山蹊。
君持苏生节,冒死决蒺藜。
挥刀斩贼徒,一炬看燃脐。
东虞势薄天,少梁色悲悽。
遂从黄冠归,间关策青骊。
岂知杲卿血,已化哀鹃啼。
未敢痛家雠,所念除䲔鲵。
有怀托桑榆,焉得岩下栖。
便蹴刘司空,夜舞愁荒鸡。
春水湿楼船,湖上闻钲鼙。
勾吴古下国,难与秦风齐。
却望殽潼间,山高别马嘶。
天子哀忠臣,临轩降紫泥。
高景既分符,汾阴亦执圭。
如君俊拔才,久宜侍金闺。
会须洗中原,指顾安黔黎。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明诸生。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最后定居华阴。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卒于曲沃。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其一】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其二】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待得汉廷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