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海水所归,峻岳瞻万方。
维公体元气,海岳与颉颃。
其学浑无涯,百家撷精英。
夙综汉宋说,抉剔益证明。
遗经究终始,姬孔绍微茫。
诸史导派别,独挟治水航。
文质递沿革,蕃变揽一纲。
富教求本图,纪述参海邦。
涵孕溢文字,龙螭交腾骧。
章疏择敬舆,语言妙君房。
偶然吐雄句,甫愈汗且瞠。
戏作擘窠书,眉山屹相望。
瑰胸罗造化,琐及一艺长。
始直承明庐,哲彦翩翱翔。
嘉谟预典礼,鸣凤在朝阳。
争推第一流,倚赞期运昌。
轺传既接出,举俗依儒宗。
绪馀輶轩语,多士式法程。
浸寻愈向用,遂蔚为国桢。
中原界汾水,岭海表泱泱。
大江縆如线,输委吴楚疆。
节麾互扬历,底绩扬孤清。
是时环外侮,机牙竞怒张。
千纪积敝陋,势待扫以更。
群言乃不揣,淆乱杂披猖。
公起斟酌之,践取加维防。
于世有砥柱,于国有干城。
于民有衽席,于士有津梁。
于古保纯粹,于今辟康庄。
治鄂久尤习,江汉绕寝廊。
山林启蓝缕,农战明管商。
道器造俊秀,万厦叶笙簧。
天下劲兵处,瑰货擅浩穰。
榷算藐刘晏,矧彼孔与桑。
回天数大议,冠世数大工。
赫赫扶气运,历历见艰贞。
移镇二十年,成就须髯苍。
儿童仰司马,镇将折赞皇。
中国有异人,此语遍遐荒。
公亦有所短,以拙守道常。
人皆攘臂趋,退审敛锐铓。
又或慑诟议,挺挺躬自当。
昔诵闵牛赋,引喻寄篇章。
群指寓言耳,孰辨掬衷藏。
隔岁襆被出,谒公十桂堂。
完固熊豹姿,澄澈冰雪肠。
洪山作重九,宾僚从汪洋。
联吟动岩壑,高论睎陶唐。
宇宙有此山,下视极慨慷。
元臣系中外,遑恤忧患将。
风云络绎生,叱咤杯酒旁。
丹枫迎杖履,神凝天降康。
心仪老益壮,卜公施未央。
今秋跻七十,宠赐盛褒扬。
四海走相庆,百国偕观光。
万口所赞颂,于公皆秕糠。
万手所披写,鸾羽拾豪芒。
久辱公眄睐,辄恕野服狂。
缀缉亦无似,聊以摅我忱。
戟门初月辉,庶几侑称觞。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