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散帙坐凝尘

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

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形式:

诗词简介

《生查子·散帙坐凝尘》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的词作品。词中生动地描绘了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这种内容的描写,在纳兰的词中是不多见的,应是纳兰性德早期之作。

词中生动地描绘了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这种内容的描写,在纳兰的词中是不多见的。

关于这阕词,历来争论甚多。有人认为作为相府的长公子,纳兰性德是生长在温柔富贵家中,这阕《生查子》便是其饫甘餍的贵家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阕抒发对恋人妻子的真情挚爱的忆旧词,因为“幽兰”,“龙凤团茶”,“鸳鸯香饼”,“双栖影”以及不曾闲的“花月”都衬托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无限相思。

以上两解皆有道理,然而亦是“局部之真理”。此阕词实际上是一首闺怨词,词人是借少女的闺怨来感怀自己百无聊赖的境况,而在客观上又反映了词人身居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

首句“散帙坐凝尘”说的是散乱的书卷早已蒙上细细的尘土,显然说明了女主人公无所事事的心境已经持续很久了,这一“坐”字,当“无故、无由”来解,表面是不知道什么,实际上慵懒无聊,不想读书。“吹气幽兰并”, 这位美丽女子口中散发的温香如兰似麝,然而却是幽兰陷于空谷,无人欣赏。以下四句,词人用龙凤,鸳鸯,双栖鸟儿皆成双作对来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你看,即使桌上新沏的是龙凤团名茶,燃着鸳鸯饼的香料,她也无法兴致勃勃,好不容易下棋解闷,却又看到双宿鸟儿幸福甜蜜的身影映现在棋盘上。于是,只好发出感叹“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告诉自己不要生起相思之情。透过最后两句,一种不满闺中生活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便流露无遗了。

就某篇布局看,上阕所说乃读书、品茶,下阕是玉局弹棋,而落脚点则在于一个“醒”字。“莫放相思醒”,以为相思亦有醒与醉的时候。这是歌词主人公的痴想。似乎相思和人一样,都不能放任自流。古诗词中,有所谓无理之妙音,或当如此。

翻译

书卷散乱,无心阅读,上面已经有了轻轻的尘土聚积。镇日里,温香如玉,身旁是丫鬟并立。茶称极品龙凤,香为鸳鸯饼。玉局弹棋,玩乐玩耍。颠倒映现,双宿身影。这个时候,龙凤、鸳鸯,还有双栖鸟,都成双成对,只有自己孤单寂寞百无聊赖。花前月下,笙歌醉眠,千万不要触动我的相思之情。

注释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敦煌曲子词》中有此调,唐·韩偓所作为最早。因朱希真词有“遥望楚云深”句,故又名《楚云深》。生查子,生楂子,多少青涩,几多皱眉,历来,多抒写怨抑感伤之情。

散帙:本指打开的书帙,此处借指读书。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凝尘:尘土聚积。此处有不过分讲究居处之意。《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处为意,凝尘满席,湛如也。” 

吹气幽兰:谓美女气息之香胜于兰花。

“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句:谓读书之时,身边有爱妻(或指美人)伴坐。

龙凤团:茶名,即龙团凤饼,为宋代著名的贡茶,饼状,上有龙纹,故名。

鸳鸯饼:形似鸳鸯的焚香饼。一饼之火,可熏燃一日。

“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句:谓品味着龙凤团名茶,燃着鸳鸯饼的香料。

玉局:棋盘之美称。弹棋,古代一种博戏。据云始于汉代,李贤注《后汉书·梁冀传》引《艺经》曰:“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之。其局以石为之。”后至魏改为十六棋,唐为二十四棋。

花月:花前月下。唐·白居易《老病》:“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相思醒:尤言相思之“醉”而复“醒”,即谓花前月下,笙歌醉眠,不要触动我的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361)

纳兰性德(清)

纳兰性德简介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妃、清太宗母)。父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兄)女爱新觉罗氏。从祖妹康熙惠妃纳喇氏(金台石曾孙、明珠从弟索尔和女),从曾祖姑表姪胤禔(惠妃纳喇氏子)。康熙十年(1671年),时十七岁进太学。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会试,因患寒疾,未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与容若为从曾祖姑表兄弟,且年齿相彷)爱其才,更兼出身八旗,世为皇戚,故常伴帝侧,授三等侍卫职,寻晋一等侍卫,数随帝出巡塞外,并奉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事。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卒,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容若「生长华阀,淡于荣利」(《清诗别裁集》),爱才喜客,「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清诗别裁集》)所与游者皆一时名士,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荪友、顾梁汾、陈迦陵、姜湛园尤相契厚。诗文均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眞切感人。」「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清诗别裁集》)谭复堂以之与项莲生、蒋鹿潭为「清词三鼎足」。今人以其与曹实庵、顾梁汾称「京华三绝」。集宋元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有《通志堂集》。词集《侧帽集》、《饮水词》。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列传·纳兰性德传〉》。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清代-纳兰性德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形式:

琵琶仙 · 中秋

清代-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形式:

浣溪沙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形式:

菩萨蛮 · 萧萧几叶风兼雨

清代-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形式:

如梦令

清代-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形式:

木兰词 ·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形式:

采桑子

清代-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形式: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形式:

梦江南

清代-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形式:

画堂春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