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秋夜曲》是唐代诗人张仲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云彩间漏下淡淡的月光。
秋日的清冷令秋虫整夜鸣叫,给戍边丈夫的棉衣还未寄出,请老天可千万别降下寒霜啊!
丁丁:形容漏水的声音。
漏:古代计时的漏壶,又称漏刻。随着壶中水的滴漏,相应地显示出标志时间的刻度。
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逼:另有资料作“壁”。
暗虫:暗处的秋虫。
通夕:整晚、通宵。
寒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上海古籍出版社主任编辑陈邦炎:这首诗与《秋闺思》相似,也是写一个因想到要为征夫寄寒衣而通宵不眠的思妇,也是写她在这不眠之夜里一直凝望着秋夜的天空、倾听着静夜的声响,同样饱含深情。
吉林大学教授张桦:这首诗描写了思妇一夜的情思,将秋月、秋虫这些撩人的东西收入诗里,极为生动传神的展现了思妇的愁思,且读来很是意味深长。
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行到黄云陇,唯闻羌戍鼙。
不如山下水,犹得任东西。
紫禁香如雾,青天月似霜。
云韶何处奏,只是在朝阳。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汉家天子图麟阁,身是当今第一人。
三戍渔阳再渡辽,骍弓在臂剑横腰。
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
猎马千行雁几双,燕然山下碧油幢。
传声漠北单于破,火照旌旗夜受降。
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