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形式: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开篇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徒然听说也。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行文至此,尾联的一句已如箭在弦。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翻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注释

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而无青、梁;《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徐、梁。又战国齐人邹衍主「大九州」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騶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後以「九州」泛指天下。

徒闻:無根据之传闻。

虎旅:随唐玄宗赴蜀之禁卫军。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皇宫中报时之卫士。汉制,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於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四紀:謂四十八年。古人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代指玄宗在位四十五年。

盧家莫愁:南朝乐府歌辞《河东之水歌》:「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此以平民女子莫愁幸福婚嫁对比帝妃爱情悲剧。

收录诗词(602)

李商隐(唐)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相关古诗词

代赠

唐朝-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形式:

夜雨寄北

唐朝-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形式:

锦瑟

唐朝-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形式:

晚晴

唐朝-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形式:

菊花

唐朝-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形式:

北青萝

唐朝-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形式:

夜饮

唐朝-李商隐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