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邓善之,从游多佳士。
其间最妙龄,英英有吕子。
虚中风寒处,子独钟秀美。
忆昨初过我,丰度如冰峙。
不肯逐利名,惟耽玩文史。
闭门肆探讨,往往穷日晷。
刻意逗幽深,飞辨摘讹记。
我欲浚其源,融液会众理。
何事遽索去,明发事行李。
八咏须恣游,三山亦甚邃。
人生着彩衣,侍官真乐只。
行当拜家庆,亲颜为渠喜。
非复旧阿蒙,有子能如此。
便可置膝下,家室勿轻视。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