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是北宋儒学家张载的的名言,出自《横渠语录》。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其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当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天下、万民、圣贤之道、太平基业。
“为天地立心”,程明道说:「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又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宋凤翔郿县人,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地。范仲淹劝读《中庸》,乃博览群书,而反求之六经。讲《易》京师,遇程颐兄弟,以为不及,于是撤坐辍讲,尽弃异学。登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为云岩令。神宗熙宁初为崇文院校书。寻称疾屏居南山下,读书讲学。熙宁十年,以吕大防荐知太常礼院,以疾归,道卒。门人欲谥明诚,后定谥献。宁宗嘉定中赐谥明公。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讲学关中,传其学者称为关学。有《正蒙》、《易说》等。
九万笑鹏抟,幽居一室宽。
雨声便早睡,酒力压新寒。
懒觉闲多味,衰知死有端。
此生吾自断,不必梦邯郸。
小斋新创得新名,大笔标题字势轻。
养勇所期肩孟子,动心那肯诧齐卿。
川流有本源源听,月入容光处处明。
此道几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惊。
契重金兰屈指谁,偶然倾盖接英辉。
疏慵唱和应嫌晚,久淡封题莫厌稀。
致主每思烹鼎说,剪戎何日檄书飞。
安仁久识儒家乐,老大情怀渐有依。
孤宦殊方意自违,邻光兹幸托馀辉。
人心识尽童心减,世事谙多乐事稀。
直有岁寒甘柏说,终无春思惜花飞。
岂同毛刺墦间客,向望他门卜所依。
太平气象养高闲,宴赏诸公老致冠。
朝野已闻亲相业,庙堂曾睹漆丹桓。
形容杰出新图粲,德泽雄沾旧俗寒。
一片忠心涵国史,桑田虽变迥谟看。
秦弊于今未息肩,高萧从此法相沿。
生无定业田疆坏,赤子存亡任自然。
道大宁容小不同,颛愚何敢与机通。
井疆师律三王事,请议成功器业中。
阖辟天机未始休,袗衣胝足两何求。
巍巍只为苍生事,彼美何尝与九州。
出异归同禹与颜,未分黄阁与青山。
事机爽忽秋毫上,聊验天心语默间。
九天宫殿郁岧峣,碧瓦参差逼绛霄。
藜藿野心虽万里,不无忠恋向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