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寇

西江十二州,自昔闻寇警。

按图览上游,峒俗号最梗。

嗜杀等儿戏,纵掠恣狼犷。

右通崆峒东,左接梅花岭。

郴桂贯肘腋,相据易驰骋。

巢穴聚一邑,流毒烈四境。

宝祐戊午春,童石肆不静。

蔓延及夏秋,养成痈在颈。

聚落焦山寨,廛市空灶井。

田野寂牛鸣,道路息人影。

焚劫不可计,闻问已先哽。

太守赵大夫,一念切救拯。

符移密有置,纪律务森整。

宪钤选精锐,薙狝赫弄梃。

凶丑恶已贯,屠掳势犹逞。

提兵总郡将,指授疾雷霆。

直捣姜坑屯,锋交生死顷。

夹击驰若神,贼溃乱奔町。

辎重委荆棘,累累殊首领。

义丁群搜山,擒械半雄猛。

天俾歼其渠,阳精遂昭炳。

窠蜂果何号,花兽亦终阱。

顾汝宇宙同,乃甘犬羊并。

如醉复饮酒,亡生不知醒。

圣德溥涵濡,皇心极忉怲。

造化开生机,春寄雪霜冷。

形式: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刘黻简介

宋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相关古诗词

城中有高树

宋代-刘黻

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

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

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

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

形式:

和赵寺丞忆鹤吟

宋代-刘黻

既名仙者物,何恙亦沈冥。

吊月怜孤影,埋云惜瘦形。

琴中空作操,诗外不消铭。

叶落鸣皋处,犹疑昨夜听。

形式:

寄菊庐舅氏

宋代-刘黻

文章时不偶,鬓影想苍苍。

抱剑客千里,忆家书数行。

草莱荒菊圃,风雨冷诗堂。

若问求安策,东归策最长。

形式:

过白沙

宋代-刘黻

出郭才数里,片景尽渔家。

夜静惟闻犬,潮平不见沙。

寒风欺槿叶,淡月让芦花。

世路几销歇,一翁常施茶。

形式:

题花岩

宋代-刘黻

厌听朝鸡唱,归来觅柳栽。

半山张锦绣,一水隔尘埃。

寻壑疑无路,看潮别有台。

仙人不可见,孤鹤夜深回。

形式:

淮上

宋代-刘黻

翠华南渡后,此地独防秋。

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

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

征战何时息,长河万古流。

形式:

访石门洞

宋代-刘黻

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

门闲云阖辟,山好客徘徊。

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

形式:

登舟西郭别城友

宋代-刘黻

久静还思动,离觞江上斟。

文章关世道,科目坏人心。

门掩溪云早,舟横野水深。

清猿不解事,应向故山寻。

形式:

赋渔村晚照

宋代-刘黻

自许同渔者,筑庐云水乡。

利名俱是幻,鸥鹭亦相忘。

古塔明秋树,归舟动夕阳。

临流不尽意,何必问潇湘。

形式:

冷泉亭

宋代-刘黻

两峰相对立,佛屋住中央。

有水地偏洁,无风心自凉。

林虚猿应谷,人定月归廊。

造物馀清供,山栀一树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