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宜寂寞,独往翻踌蹰。
一遇同游人,决起兴有馀。
颇累贤地主,聚粮办篮舆。
晓来风色好,初日明烟墟。
千岩排空来,势若掖以趋。
但闻空翠里,竹树声疏疏。
我今心力衰,事事不迨初。
预愁无杰句,何以酬匡庐。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