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赠特进阳休之诗

幽求遂古,逖听前闻。

鸿荒眇邈,篆策絪缊。

体国经野,为鸟为云。

果行毓德,或武或文。

于铄君子,含章挺秀。

龙翰凤翼,玉荣松茂。

逸韵孤峙,奇峰回构。

慕舜匪高,希颜可陋。

艺殚文府,学究书林。

尽则穷丽,索隐钩深。

灵珠耀手,明镜悬心。

声偃华裔,道冠衣簪。

豹变其文,鸿渐于陆。

入作卿士,出为岳牧。

千社万钟,玄冕丹毂。

神之听之,介以景福。

汉称广德,晋美剧阳。

君亦高蹈,二此鸿芳。

知足知止,令问令望。

功遂身退,休有烈光。

闻风伯夷,懦夫自立。

祖道疏傅,行人霣泣。

公之戾止,僚友胥集。

瞻彼高山,每怀靡及。

余实肤陋,少不及门。

挟策问道,拜帚承恩。

以兹高义,被于后昆。

式歌且舞,敢赠长言。

形式:
收录诗词(28)

卢思道(隋)

卢思道简介

隋范阳人,字子行,小字释怒。聪明俊逸。师事邢劭,复从魏收借书读,数年后才学兼优,工诗善文。初仕北齐。文宣帝卒,朝士各作挽歌,魏收等只得一二首,惟思道独多,得八首,时人称“八米卢郎”。所著《劳生论》指斥官场丑态,切中时弊。北周武帝平齐,迁武阳太守。入隋为散骑侍郎。卒于京,年五十二。今传《卢武阳集》一卷。

相关古诗词

日出东南隅行

隋朝-卢思道

初月正如钩,悬光入绮楼。

中有可怜妾,如恨亦如羞。

深情出艳语,密意满横眸。

楚腰宁且细,孙眉本未愁。

青玉勿当取,双银讵可留。

会待东方骑,遥居最上头。

形式:

棹歌行

隋朝-卢思道

秋江见底清,越女复倾城。

方舟共采摘,最得可怜名。

落花流宝珥,微吹动香缨。

带垂连理湿,棹举木兰轻。

顺风传细语,因波寄远情。

谁能结锦缆,薄暮隐长汀。

形式:

美女篇

隋朝-卢思道

京洛多妖艳,馀香爱物华。

俱临邓渠水,共采邺园花。

时摇五明扇,聊驻七香车。

情疏看笑浅,娇深眄欲斜。

微津染长黛,新溜湿轻纱。

莫言人未解,随君独问家。

形式:

升天行

隋朝-卢思道

寻师得道诀,轻举厌人群。

玉山候王母,珠庭谒老君。

煎为返魂药,刻作长生文。

飞策乘流电,凋轩曳彩云。

玄洲望不极,赤野眺无垠。

金楼旦𡾰嵼,玉树晓氛氲。

拥琴遥可听,吹笙远讵闻。

不觉蜉蝣子,生死何纷纷。

形式:

神仙篇

隋朝-卢思道

浮生厌危促,名岳共招携。

云轩游紫府,风驷上丹梯。

时见辽东鹤,屡听淮南鸡。

玉英持作宝,琼实采成蹊。

飞策扬轻电,悬旌耀彩霓。

瑞银光似烛,灵石髓如泥。

寥廓鸾山右,超越凤洲西。

一丸应五色,持此救人迷。

形式:

河曲游

隋朝-卢思道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

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金羁自沃若,兰棹成夷犹。

悬匏动清吹,采菱转艳讴。

还珂响金埒,归袂拂铜沟。

唯畏三春晚,勿言千载忧。

形式:

城南隅燕

隋朝-卢思道

城南气初新,才王邀故人。

轻盈云映日,流乱鸟啼春。

花飞北寺道,弦散南漳滨。

舞动淮南袖,歌扬齐后尘。

骈镳歇夜马,接轸限归轮。

公孙饮弥月,平原燕浃旬。

即是消声地,何须远避秦。

形式:

蜀国弦

隋朝-卢思道

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

云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

南寻九折路,东上七星桥。

琴心若易解,令客岂难要。

形式:

采莲曲

隋朝-卢思道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

佩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

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形式:

驾出圜丘诗

隋朝-卢思道

开年简时日,上辛称天吉。

平晓禁门开,隐隐乘舆出。

乘舆出九重,金根御六龙。

章移千乘动,旆举百神从。

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

神歌己相续,神光复相烛。

风中扬紫烟,坛上埋苍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