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祠咏古三首

吴江净如镜,吴艇轻如飞。

吴山远如画,此景天下稀。

秋风晓槭槭,秋雨凉霏霏。

谁将菰菜撷,正是鲈鱼肥。

时有季鹰者,怀此知所归。

浩歌有馀乐,肯乐首阳饥。

亲朋不可挽,飘忽云边衣。

亦闻有富贵,大第严朱扉。

食必列钟鼎,侍妾鸣珠玑。

簪裾望颜色,宾从生光辉。

一言转造化,枯朽生芳菲。

功高责更重,势或干天威。

福深祸亦称,颠覆始知机。

斯人悟兹理,吊世潜欤欷。

浮沉顾宠禄,安能与心违。

沧波浩无际,草木情依依。

可以恣幽步,白云藏钓矶。

静引一杯酒,高歌怜昨非。

数峰太湖上,斜阳明翠微。

虚亭展遗像,想见犹忘机。

形式:
收录诗词(45)

刘季孙(宋)

刘季孙简介

宋开封祥符人,字景文。工诗文。监饶州酒务,题诗为王安石称赏,遂知名。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兼东南第三将。苏轼荐其才,除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

相关古诗词

广武山怀古

宋代-刘季孙

楚汉兵相接,乾坤昼亦暝。

虎争千里震,龙战四郊腥。

故垒从谁问,严祠自昔灵。

北风吹败木,落叶任飘零。

形式:

送达师游天台次参寥韵

宋代-刘季孙

正诵兴公赋,报师来别予。

兴长寻瀑布,语罢振行裾。

胜事云霞异,清吟岩谷虚。

石桥镌岁月,知不假人书。

形式: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

宋代-刘季孙

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

形式:

次韵东坡赏枇杷

宋代-刘季孙

夏木有馀绿,山僧知胜春。

日长寻卧榻,花落断游人。

红旆来虽晚,清风到亦新。

成林卢橘熟,翠羽杂金鳞。

形式:

题子瞻扬州借山寺

宋代-刘季孙

给事风流在,虚亭景越闲。

全临故宫水,尽致别州山。

峰势晴相向,岚光夜不还。

无时供胜赏,历历白云间。

形式:

晚过范村呈元礼

宋代-刘季孙

渐老犹奔走,风埃过范村。

岭寒催马疾,村晚待鸦喧。

世路穷迷久,人情应接繁。

渊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园。

形式:

偶成

宋代-刘季孙

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

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

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

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

形式:

郑令狐明府

宋代-刘季孙

行当腊候晚,共惜岁阴残。

闻道巴山远,何如蜀路难。

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君有亲人术,应令劳者安。

形式:

有美堂燕集

宋代-刘季孙

云间猎猎立旌旗,公在胥山把酒时。

笑语几番留湛辈,风流千载与吴儿。

湖山日落丹青焕,楼阁风收雨露滋。

谁使管萧江上住,胸中事业九门知。

形式:

寄苏内翰

宋代-刘季孙

倦压鳌头请左符,笑寻颖尾为西湖。

二三贤守去非远,六一清风今不孤。

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聚星堂上谁先到,欲傍金樽倒玉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