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铺着霜月上楹,高堂绮席陈吴羹。
撞钟伐鼓催严更,促尊合坐飞兕觥。
兰膏明烛凝银灯,釭花夜笑春风生。
氍毹蹴水光盈盈,绣屏屈膝围小伶。
十三不足十一零,金花绣领簇队行。
行列参差机体轻,宛如魁垒登平城。
涉江采菱发新声,红牙檀板纵复横。
丝肉交奋梁尘惊,歌喉徐引一线清。
江城素月流雏莺,歌阑曲罢呈妙戏。
侲童当筵广场沸,安西师子金涂眦。
掷身倒投不触地,寻撞上索巧相背。
须臾技尽腰鼓退,西凉假面复何在。
险竿儿女心犹悸,满堂观者争愕眙。
人生百年一戏笥,郭郎鲍老多憔悴。
今夕何夕良宴会,主人携酒坐客位。
秉烛欢娱笑惜费,舞衣却卷光縩綷。
歌场尚圆声摇曳,眼花耳热各放意,客歌未晞主既醉。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