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癸未仲弟拜官三水便道省予予因赋此以壮其行时季弟以督学使至先之韩江

吾宗系出殷太师,氏族分封自周武。

长林之下始开基,流衍中原散河汝。

一朝移家到七闽,潮海三迁肇吾祖。

承家奕叶重清修,惟有遗经寄环堵。

科名载见洪宣朝,比予乃历图书府。

积庆实由先大夫,愧予何似空寰宇。

嗟汝仲季璠玙姿,仲氏如龙季如虎。

意气昂藏逼紫霄,笔端磊落惊风雨。

少小从予谒帝都,悲歌击筑思豪举。

飞盖尽皆邺下英,论文半是云间侣。

中年更作越门游,收拾江山事千古。

溟渤波涛指顾中,岱华星月归谈吐。

归来幸汝擢贤科,方以奇策干明主。

翩翩季子尚诸生,执经犹待持衡史。

汝今上策又未收,却抱青毡向江渚。

而兄送汝河之干,汝弟候汝江之浒。

河干江浒随所之,谁知别离心独苦。

但愿一铎启群蒙,行看吾道回邹鲁。

异日褒章动双阙,从容召对闻天语。

而兄虽即老烟霞,汝等应能绍簪组。

矧有儿曹读父书,青云万里堪延伫。

天街振翮良在兹,谁云世路多修阻。

形式:
收录诗词(605)

林大春(明)

林大春简介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相关古诗词

京师元夜闻箫效庾子山体寄萧生

明朝-林大春

春灯乱马鸣,侠气动燕城。

当尊绮罗满,连云甲第横。

月低金阙树,冰断玉河声。

一曲秦台奏,悠然箫史情。

形式:

郊坛呈钱惟重

明朝-林大春

梅雨收新霁,青郊带远空。

九衢临汉苑,四险护尧宫。

云绕瑶台上,天回玉柱东。

麟游欣此日,凤览幸君同。

形式:

过王亦颐见其二子索书题赠

明朝-林大春

久客寡相过,言寻王仲宣。

高朋文细论,稚子墨能研。

花气含残雨,亭阴散晓烟。

酒馀还看剑,为赠凤雏篇。

形式:

题王亦颐诗箑

明朝-林大春

内史能文日,尚书识凤雏。

郢吟留白绮,越客重明珠。

几度莺花落,空随龙剑孤。

谁知同社客,握手正踟蹰。

形式:

送胡比部之官金陵

明朝-林大春

雄图六代后,上客两京才。

晓发青门去,秋临画省开。

兴王龙虎地,今古凤凰台。

登眺应多感,东都可赋哉。

形式:

送西曹使之江南恤刑二首

明朝-林大春

北极龙书下,西翰凤使分。

星垂吴楚阔,春涌汉江闻。

剑佩辞双阙,衣冠集五云。

定回东海旱,白日醉虞薰。

形式:

送西曹使之江南恤刑二首

明朝-林大春

泽国开吴郡,江城识汉官。

天高雄虎峙,地迥接龙盘。

刑拟成康措,诗从鲍谢刊。

应焚路生疏,拜手入长安。

形式:

送谢节推之桂林

明朝-林大春

廿载怜同荐,高秋怅别遥。

乾坤梅岭隔,风露桂华飘。

冰似鸣仙佩,山疑入紫霄。

明刑更多暇,应望五云朝。

形式:

送成生使江藩

明朝-林大春

玉树上朝光,飞星入豫章。

龙宫传汉制,兔苑谒梁王。

征旆随衡雁,秋衣带洛霜。

胜游应有作,谁复似邹阳。

形式:

周进士挽诗四首

明朝-林大春

孤魂返南国,涕泪动西京。

宝剑终辞去,瑶琴遂不鸣。

春深啼鸟怨,日落野阴横。

独有嵩阳路,伤心对贾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