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睦族,笾豆礼无废。
奈何世教衰,此义久云晦。
家宗远有绪,望实乡国最。
伐木歌卒章,吾犹及前辈。
宦游卤莽出,晚景侵寻逮。
归到忽一年,病多逃酒债。
喜闻折柬召,唤起初心在。
八月撰良辰,五人合嘉会。
两兄吾所敬,两弟亦吾爱。
居近三里中,年皆六旬外。
茅庵傍先垄,径转苍山背。
风日假清光,松篁发幽籁。
僧来具茶荈,童去携鲑菜。
飞动惬平生,老狂馀故态。
流光弦释箭,盛壮已难再。
但愿五白头,偷闲辄相对。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