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载别西湖,合眼犹了了。
厌乱复逃暑,胜地益萦抱。
挟朋穿海角,飞车逐奔鸟。
向晡落闲墅,还我旧蓬岛。
罄觞待月烂,一棹万峰绕。
山气四嘘吸,波光笼窈窕。
孰掷青铜镜,平磨霜痴皎。
三潭荷芰盛,风香餐已饱。
翠盖荡金蕤,红裳媚炎昊。
吹息霏霭中,贪向虚空咬。
桥亭九曲栏,面势鬼工巧。
警露鹤唳高,争堤萤点小。
初蹑化人居,微瞥晶阙晓。
肺腑涵灵滋,形影同缥缈。
依稀捉鼻处,围花魂未扫。
拔奇水坳石,臞仙欲拜倒。
客讶降白苏,痴对营画稿。
亘古一宵佳,无尽索物表。
萧萧鸥凫气,寤寐澹相保。
浮澜星可汲,窥鬓魅亦好。
枝蝉压低吟,忘归不知老。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