歘逢四除夕,掌故海楼盏。
曜灵掷大圜,雪痕髭发满。
岁时变益剧,虎兕互蹂践。
传烽照天根,种人蹙吹喘。
安排俎上肉,近吻宁自免。
箧中督亢图,下取雷电卷。
雾阁语不闻,娭光迎婉娈。
二典载尧舜,博娱贾胡眼。
逢人涕泪乾,抱蜀殉沈湎。
升霄隔坠溷,舐鼎说鸡犬。
几案把秃毫,看作万金产。
有身不愧耻,领儿啖肥脔。
碎魂爆竹声,老我法华转。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