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昌山圣姥庙

白蛇妖血腥未扫,真龙四散归江岛。

峤南道上阅城边,发露光芒自神媪。

当年龙为神媪儿,人耶龙耶媪未知。

提携襁褓渐至大,将从婴慕经几时。

媪持刀七供晨羞,误伤儿肌血迸流。

儿惊错愕遽入水,顷刻变化无停留。

媪方知儿是龙子,扼腕嗟呼愁不已。

欲为母子复如初,万顷沧浪隔烟水。

恩深恨久空缠绵,媪亦鹤发终天年。

里人相率为封树,孤坟突兀濒江边。

龙为人形服衰麻,哀哀念母情如加。

自言丘垄太卑下,恐为水嚼填松沙。

须臾迁易寘爽垲,役使山灵驱水怪。

路人俄见若堂封,事毕不知龙所在。

由昔至今过千岁,媪犹庙食江之涘。

道旁过者皆乞龙,割牲酾酒来相继。

向来健笔海潮手,为勒苍珉传不朽。

我来摩挲三叹息,文公墨妙今希有。

可怜野水年年绿,欲荐溪毛直可掬。

临风泚笔赋长歌,与当庙食迎送曲。

形式:
收录诗词(39)

曾季狸(宋)

曾季狸简介

宋抚州临川人,字裘父,号艇斋。曾宰曾孙。师事吕本中、韩驹,又与朱熹、张栻游。举进士不第,终身隐居,人争荐之,皆不起。有《艇斋杂著》、《论语训解》、《艇斋诗话》。

相关古诗词

宿正觉寺

宋代-曾季狸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

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

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

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形式:

白水寺

宋代-曾季狸

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

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

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

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形式:

苦竹行

宋代-曾季狸

碧草送春晚,绿阴迎夏凉。

轻风摇细麦,浅水出新秧。

岁月催人老,田园引兴长。

一廛如可办,吾亦学耕桑。

形式:

憩雷公山

宋代-曾季狸

酒薄饮难醉,山寒梦不成。

窗间残月影,枕上晓钟声。

丘壑平生事,山林少日情。

白头翁老矣,数亩未经营。

形式:

金沙寺

宋代-曾季狸

古寺同真率,君家更秩筵。

酒杯无算饮,橘树不论钱。

胜日携佳客,曾来是去年。

莫嫌频至此,直为主人贤。

形式:

宿正觉寺

宋代-曾季狸

古寺荒凉甚,秋风更飒然。

殿焚犹有础,僧老不知年。

但可扶藜至,无因假榻眠。

钟鱼久寂寞,谁施一囊钱。

形式:

宿正觉寺

宋代-曾季狸

月落僧窗暗,衾单客梦惊。

鸡鸣催客起,犬吠恶人行。

蓐食事已毕,膏车天未明。

畏涂饥饿岁,哪得事宵征。

形式:

陪张舍人出郊

宋代-曾季狸

官桠千寻大,清溪五尺流。

眼看春事适,心与老农谋。

节物年年好,田园事事幽。

缓归陪皂盖,觅句待苏州。

形式:

金石台

宋代-曾季狸

江上岧峣百尺台,摩挲尘迹但徘徊。

不辞浊酒三杯醉,坐对晴空万里开。

楚泽风烟随处好,仙家桃李有谁栽。

黄花过了梅花发,待我扶藜得复来。

形式:

南湖

宋代-曾季狸

葛巾藜杖兴何长,为爱南湖六月凉。

雨在山头作云气,风来水面散荷香。

登临稍喜市声远,徙倚犹嫌归兴忙。

后日重来携枕簟,不妨午梦到斜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