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得胜士,欲济得健橹。
如此正自佳,宁论晴复雨。
徐行看前山,云气互吞吐。
借我乌藤枝,急奔青莲宇。
跋疐良亦疲,籧篨可能俯。
呼酒酹此脚,一笑失枝拄。
吾怀已旷然,阿香殷馀怒。
床敷相对睡,不暇参佛祖。
晨光报新霁,生色浮宿莽。
诸峰忽自献,颇自作眉妩。
绝顶瞰具区,勇往不可户。
而我跛躄者,迟钝谁比数。
窘步竟难陪,内热生心腑。
庞通远相要,渊明喜欲舞。
篮舆叩隐庐,趺坐直香缕。
四士苦未还,踏破辛夷坞。
俱是青云客,那得薄圭组。
新笋甜如蜜,新茗白胜乳。
山灵倘见容,吾欲老兹土。
预愁下山去,尘事纷旁午。
试问白木镵,何如长柄麈。
他日蒙菜把,终当作地主。
此翁无乃痴,紞如已五鼓。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