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友舒州通判张君哀挽诗

我昔游禾州,英俊森跌宕。

众中昉识君,彼此年盛壮。

定交文字间,倾倒已见谅。

推能实居先,论齿仍在上。

既欣气味同,复喜怀抱旷。

温温璞玉姿,浩浩江海量。

岂惟邑校雄,允谓士林望。

及门师易庵,卒业侍函丈。

大哉四圣经,研究彖与象。

袖然西江魁,足继宋陈亮。

诸生老场屋,颡泚羞倔强。

词垣七八年,葭玉得倚傍。

编摩互论讨,疑惑共咨访。

但期答君亲,未省谒卿相。

佞色从古鄙,直躬岂今尚。

始屈倅邦畿,翻能拯民恙。

公平村有谣,苦澹宦无况。

何期寒窭家,忽被仁惠贶。

云胡去郡亟,遂使失保障。

一官滞房山,连岁董夫匠。

令名诸公推,敏识多士让。

政须峻升迁,溘尔遽凋丧。

呼天邈不闻,为善匪可仗。

缙绅竞悼伤,舆隶亦惆怅。

而我忝深知,肝胆两相向。

切偲失箴规,磨琢废炉荡。

情捐骨肉亲,序缺兄弟行。

前修不可作,后进日流荡。

哀哉若人亡,士习趍谬妄。

纷纷夸毗子,翻覆千万状。

譬犹蚁附腥,缭绕沿瓮盎。

畴能遏颓波,奚忍鼓其浪。

孰知余心悲,孤立谁我相。

令仪隔幽明,清梦劳想像。

作诗述初终,老泪恣横放。

形式:
收录诗词(807)

李昌祺(明)

李昌祺简介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相关古诗词

登天华观

明朝-李昌祺

玉洞开仙馆,丹梯轶世氛。

天书馀鸟篆,云笈护龙文。

灵境萧台近,空歌下界闻。

俗人如可避,不必问桃源。

形式:

春日山中寻泉

明朝-李昌祺

春泉试独寻,度壑复穿林。

忽见流红远,方知入翠深。

色浑因悟雨,声淡只宜琴。

盥弄忘归去,穷源空有心。

形式:

病起遣兴

明朝-李昌祺

羸弱怯衣单,徐行觉尚难。

平和欣脉复,疏懒喜身闲。

古砚从教洗,孤琴久未弹。

朝衣如可解,归去卧秋山。

形式:

拟唐塞下曲九首

明朝-李昌祺

沙尘涨北天,卫霍出居延。

苦雾埋沙碛,穷荒乏水泉。

战酣鼙鼓壮,戍久铁衣穿。

试上长城望,中原若个边。

形式:

拟唐塞下曲九首

明朝-李昌祺

羽箭雁翎刀,风沙北地豪。

弓开关月满,雕没阵云高。

劲骑三边出,匈奴一夕逃。

将军方得意,新拜玺书褒。

形式:

拟唐塞下曲九首

明朝-李昌祺

铁骑蹴交河,衔枚半夜过。

雪花凝锁甲,月色冷雕戈。

黠虏俱亡命,连营尽凯歌。

至今青冢骨,犹恨与通和。

形式:

拟唐塞下曲九首

明朝-李昌祺

十五去防秋,于今已白头。

一身犹是卒,诸将久封侯。

部伍嫌羸病,亲知识壮游。

寒灯孤戍里,挥泪看吴钩。

形式:

拟唐塞下曲九首

明朝-李昌祺

久在边城里,风霜不可论。

六亲皆骨朽,百战偶身存。

烽燧连天暗,沙尘惮日昏。

征人家万里,谁吊国殇魂。

形式:

拟唐塞下曲九首

明朝-李昌祺

犬戎窥近塞,羽檄发精兵。

不识沙场苦,焉知性命轻。

饥鹰投古垒,疲卒卧空营。

日暮辕门里,愁听鼓角声。

形式:

拟唐塞下曲九首

明朝-李昌祺

塞马啸悲风,旌旗惨澹中。

卫青持左钺,李广在前锋。

壮士俱亡命,朝廷重论功。

将军承宠诏,天子锡新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