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幽系经岁年,归来舍下新流泉。
以归名泉聊自慰,扶杖闲咏归来篇。
何缘此泉落人口,述异搜奇到吾友。
于公作颂如清风,曹子歌诗比琼玖。
哦诗奏颂泉之畔,真珠瑟瑟相凌乱。
清音逸响闲丝竹,拂水飞流起天半。
去年大旱山欲泐,土膏燋枯涧道坼。
崇朝云雨长伫望,旧井污泥空叹息。
山僮报我泉眼开,一缕看从涧底回。
沾濡乍与针芒应,滭沸俄随锄钁来。
人言此泉神所予,天与归人相劳苦。
涌出真堪薄醴醪,馀润犹能长毛羽。
再拜谢客君毋庸,老夫讵敢贪天功。
皇天老眼大如许,岂为区区一裸虫。
若言为我出此泉,向来旱涸谁使然。
偶因钻火符昔梦,敢拟卓锡称前缘。
小桃舒红落梅白,小寒山中茶欲摘。
松风徐吹石火新,垆烟轻飏纱帽侧。
迟君双屐到渔湾,啸咏新泉古涧闲。
剩将诗笔评泉品,何似匡山与惠山。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