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 · 柳

千丝风雨万丝晴。年年长短亭。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

莺思重,燕愁轻。如人离别情。绕湖烟冷罩波明。画船移玉笙。

形式:

诗词简介

《醉桃源·柳》是宋代词人翁元龙的一首词。这首词咏柳。作者因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遂将柳拟人化,借柳以咏离情。上片写驿道旁、长亭边的柳。这是人们祖道饯别之地,这里的柳年年岁岁为人送行,年年岁岁迎送春天,成了离情别绪的象征物。下片转写西湖烟柳。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时时注目于湖面摇曳的画船,聆听着船上悠扬的笙歌,感受着男女游客们的莺思燕愁,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成了世间离情别绪的负载物。

翻译

千万条柳丝迎着风雨沐浴着晴日,年年站在长短亭旁目睹旅客来去匆匆。从暗黄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绿阴浓重,经历了春来春往的整个过程。莺、燕在柳丝间缠绵徘徊不断穿行,恰似长短亭上人们依依难舍、含愁相别的情形。环湖柳色绿如烟,映衬得西湖水波明净。一叶画舟在水面上划动,载着幽幽一曲玉笙的乐音。

注释

年年长短亭:指年年柳树都在亭边送人远行。

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春天来时,柳条为暗黄色,春天去时,柳条为碧绿色。

绕湖烟冷罩波明:指柳树沿西湖环绕。

收录诗词(21)

翁元龙(宋)

翁元龙简介

翁元龙,字时可,号处静,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为杜范客,相随迁居黄岩。工于词。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题曹娥墓

宋代-翁元龙

自从西子入吴宫,幸有英娥可劝忠。

同姓最惭曹孟德,垂名只许叔先雄。

虚生浪死人何限,白日青天古一同。

看得冢头三寸草,也嫌桃李嫁东风。

形式:

总宜园

宋代-翁元龙

此间不愧总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鸿雁一声秋意惨,疏杨摇曳尚多情。

形式:

烛影摇红

宋代-翁元龙

蜀锦华堂,宝筝频送花前酒。妖娆全在半开时,人试单衣后。花面围春竞秀。如红潮、玉腮微透。欲苏还坠,浅醉扶头,朦胧晴昼。

金屋名姝,眼情空伫闲眉岫。世间还有此娉婷,拼尽珠量斗。真艳可令消受。倩莺催、天香共袖。冷烟庭院,淡月梨花,空教春瘦。

形式:

齐天乐 · 游胡园书感

宋代-翁元龙

曲廊连苑吹笙道,重来暗尘都满。种石生云,移花带月,犹欠藏春庭院。年华过眼。便梅谢兰销,舞沈歌断。露井寒蛩,为谁清夜诉幽怨。

人生乐事最少,有时得意处,光阴偏短。树色凝红,山眉弄碧,不与朱颜相恋。临风念远。叹蝶梦难追,鹭盟重换。一片斜阳,送人归骑晚。

形式:

倦寻芳

宋代-翁元龙

燕帘挂晚。莺槛迷晴,花思零乱。试觅娉婷,日日傍湖亭苑。掷果墙阴窥驻马,采香深径抛春扇。

醉归来,任钗云半落,绣帘慵卷。念灿锦、年华如旧,飞絮游丝,萦恨难剪。蜀羽无情,早带怨红啼断,厚约轻辞寒食夜,行云空梦梨花院。莫凭阑,正斜阳、淡烟平远。

形式:

瑞龙吟

宋代-翁元龙

清明近。还是递趱东风,做成花讯。芳时一刻千金,半晴半雨、酬春未准。雁归尽。离字向人欲写,暗云难认。西园猛忆逢迎,翠纨障面,花间笑隐。曲径池莲平砌,绛裙曾与,濯香湔粉。无奈燕幕莺帘,轻负娇俊。

青榆巷陌,踏马红成寸。十年梦、秋千吊影,袜罗尘褪。事往凭谁问。昼长病酒添新恨。烟冷斜阳紧。山黛远、曲曲阑干凭损。柳丝万尺,不如轻鬓。

形式:

菩萨蛮

宋代-翁元龙

春心莫共花争发。花开不管连环缺。梦断小楼空。杜鹃啼晓红。

眼看连理树。纤手移筝柱。调遍错成声。无人知此情。

形式:

菩萨蛮

宋代-翁元龙

玉纤闲捻花间集。赤阑干对芭蕉立。薤叶晚生凉。竹阴移小床。

拗莲牵藕线。藕断丝难断。弹水没鸳鸯。教寻波底香。

形式: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宋代-翁元龙

街檐插缀翠柳。憔悴清明后。泪蜡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莺声骤。恨软弹筝手。

揾眉袖。嘶骢过尽平芜,绿衬飞绣。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沉香梦似旧。花瘦。欲留春住时候。

形式:

玲珑四犯

宋代-翁元龙

窗外啼莺,报数日西园,花事都空。绣屋专房,姚魏渐邀新宠。葱翠试剪春畦,羞对酒、夜寒犹重。误暗期、绿架香洞。月黯小阶云冻。

算春将揽邮亭鞚。柳成圈、记人迎送。蜀魂怨染岩花色,泥径红成陇。楼上半揭画帘,料看雨、玉笙寒拥。怕骤晴,无事消遣,日长清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