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练中丞遗裔归家(有引)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宫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余故垒。

长陵楸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山截>鹥。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终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

形式:
收录诗词(13)

谢肇淛(明)

谢肇淛简介

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所著《五杂俎》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太姥山志》亦为其所撰。谢肇淛曾向袁宏道借抄《金瓶梅》,袁宏道在《与谢在杭书》中曾说:“仁兄近况何似?《金瓶梅》料已成诵,何久不见还也?”

相关古诗词

霍童山

明朝-谢肇淛

寻真十里不觉远,古木槎枒石嵚崎。

山色溪色互向背,大童小童相追随。

云中阅世一黄鹤,洞口笑人双紫芝。

比丘导客出樵径,竹杖芒鞋从所之。

形式:

霍林道

明朝-谢肇淛

策杖寻真未得闲,岭云迢递路孱颜。

溪边唤艇重重渡,马首冲人迭迭山。

石室猿窥新月啸,松门鹤带暝烟还。

碧桃落尽胡麻熟,未许游人到此间。

形式:

渡汶河

明朝-谢肇淛

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

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

形式:

钱塘逢康元龙

明朝-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形式:

送徐兴公还家

明朝-谢肇淛

枫落空江生冻烟,西风羸马不胜鞭。

冰消浙水知家近,春到闽山在客先。

斜日雁边看故国,孤帆雪里过残年。

怜予久负寒鸥约,魂梦从君碧海天。

形式:

登岱十首(其一)

明朝-谢肇淛

独立苍茫黯自愁,天边落木正逢秋。

片云长自依孤阙,一气谁能辨九州。

马向吴门摇疋练,蜃从沧海起层楼。

山河指点东南尽,咫尺应向万里游。

形式:

宿吴山楼

明朝-谢肇淛

佛火明还暗,羁魂梦复惊。

秋风一夜起,落叶与窗平。

形式:

送人之咸阳

明朝-谢肇淛

送尔咸阳道,风霜冷不胜。

鸡啼将落月,马怯欲消冰。

火后无秦殿,回中有汉陵。

斜阳看故国,烟树郁层层。

形式:

赋得新柳送别

明朝-谢肇淛

短岸复长堤,黄轻绿未齐。

晓风吹不定,春雪压常低。

草细偏相妒,莺娇未敢啼。

年芳君莫问,日落灞陵西。

形式:

题吴兴海天阁(道场山)

明朝-谢肇淛

飞阁接天都,珠宫控太湖。

山光围百雉,野色入三吴。

木落禽声尽,云崩塔势孤。

东南多王气,回首起栖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