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季明文稿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每慰人心。方期戬穀。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制,改「被胁」又改〉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 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恐〉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贼臣〈拥〉不救,孤城围逼。父〈擒〉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河关。〈尔之〉尔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携尔首櫬,〈亦自常山〉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抚〉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饗!

形式:

诗词简介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俗谓《祭侄帖》。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所书,后世誉为「在世颜体第一」、「天下行书第二」,行书纸本,纵28.2公分,横75.5公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河北二十四郡纷纷瓦解,仅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西南),颜真卿守平原郡(今山东省陵县)。颜杲卿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一时河北十七郡响应。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围攻常山,执颜季明,藉逼颜杲卿降。但颜杲卿不屈,大骂安禄山,颜季明被杀。不久城为史思明所破,颜杲卿被押至洛阳,见安禄山。颜杲卿怒骂安禄山,被处死。颜氏一门三十馀口被害。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命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头颅,挥泪写下《祭侄文稿》一文,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祭侄文稿》曾经由北宋宣和内府、元朝张晏、鲜于枢、明朝吴廷、清朝徐乾学、王鸿绪及内务府等收藏。原卷前后隔水有宋「宣和」、「政和」小玺、天水园印及历代鉴赏收藏印鉴数十方,还有鲜于枢、张晏、周密等人题跋。自宋朝始,《祭侄文稿》已摹刻入石。民国初年,延光室(书画出版社)首先应用摄影技术,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影印出版了《颜鲁公祭侄文稿》的墨迹,此后又应用珂罗版影印出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也有类似的影印本刊出。原本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翻译

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

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

我承受是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 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

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注释

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乾元,唐肃宗李亨年号。

庚午朔:那个月(乾元元年九月)的朔日是庚午日。

三日壬申:那个月(乾元元年九月)的初三日是壬申日。

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祭祀就发生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初三日。

第十三叔:颜真卿在从兄弟十五人中排行第十三。

银青光禄夫:应为「银青光禄大夫」。

蒲州:地名。

丹杨县:地名。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丹杨郡移置润州(今镇江),同时改曲阿县为丹杨(阳)县。

庶羞:指各种食物。庶,各种;羞,通「馐」,食物。

挺生:挺拔生长,亦谓杰出。

夙标:《晋书·王敦桓温列传》:「韫文武之奇才,见赏通人,夙标令誉。」

幼德:一释作「劭德」。劭,高尚美好之意。

阶庭兰玉:喻能使门楣光辉、有出息的子弟。《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常山: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

平原:今山东德州陵县。

俾(bǐ):使,把

归止:《诗.齐风·南山》:「既回归止,曷又怀止。」止,助词。

爰(yuán):乃、于是。

土门:今河北井陉,唐时为战略要地。

蹙:紧迫。

遘(gòu):遭遇。

河关:黄河与蒲津关之合称,指蒲州。颜真卿时任蒲州刺史。颜真卿在《蒲州刺史谢上表》中说:「此州之地,尧舜所都。表里山河,古称天险。」

比:亲近。

首櫬(chèn):指盛装季明首级的棺木。《说文解字》:「櫬,棺也。」

及兹同还:一释作「及竝同还」。《说文解字》:「竝,并也。从二立,一起。」颜真卿《祭伯文豪州刺史文稿》有「脱于贼手,竝得归京」句。

抚念:悼念。

摧切:伤痛摧心深切。

评注

黄庭坚《山谷题跋》:鲁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鲜于枢:《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陈深:《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收录诗词(61)

颜真卿(唐)

颜真卿简介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颜师古五世从孙。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员外郎。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以直不容,屡贬官。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谥文忠。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有集及《韵海镜源》等。

相关古诗词

劝学诗

唐朝-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形式:

登平望桥下作

唐朝-颜真卿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形式:

五言送李侍御联句

唐朝-颜真卿

吾友驻行轮,迟迟惜上春。

东西出饯路,惆怅独归人。

欢会期他日,驱驰恨此身。

须知贡公望,从此愿相因。

形式:

五言玩初月重游联句

唐朝-颜真卿

春溪与岸平,初月出溪明。

璧彩寒仍洁,金波夜转清。

孤光远近满,练色往来轻。

望望随兰棹,依依出柳城。

形式:

五言夜集联句

唐朝-颜真卿

寒花护月色,坠叶占风音。

兹夕无尘虑,高云共片心。

形式: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唐朝-颜真卿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形式:

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

唐朝-颜真卿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

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

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

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

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

形式:

又溪馆听蝉联句

唐朝-颜真卿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

已催居客感,更使别人惊。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

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

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

青松四面落,白发一重生。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如何长饮露,高洁未能名。

形式:

送耿湋拾遗联句

唐朝-颜真卿

尧舜逢明主,严徐得侍臣。

分行接三事,高兴柏梁新。

楚国千山道,秦城万里人。

镜中看齿发,河上有烟尘。

望阙飞青翰,朝天忆紫宸。

喜来欢宴洽,愁去咏歌频。

顾盼情非一,睽携处亦频。

吴兴贤太守,临水最殷勤。

形式: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唐朝-颜真卿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