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旗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形式:
收录诗词(54)

李因笃(清)

李因笃简介

清陕西富平人,字天生,一字子德。明末诸生。学宗朱熹,与李颙学说不同而相友善。顾炎武入陕,居其家,又同至雁门以北垦殖。炎武在山东遭人诬陷,又远走三千里,设法营救。康熙间举博学鸿词,授检讨,不久即归。工诗,精音韵。有《受祺堂集》等。

相关古诗词

过前中尉子斗先生旧第有感

清代-李因笃

碧瓦堂还在,金闺籍已更。

萋萋秋草合,惨惨暮霜明。

一老悲刘向,三闾吊屈平。

城南寻别墅,转托旧坊名。

形式:

秋兴

清代-李因笃

使节临东路,军糈及两关。

江湖轮挽阔,部领度支闲。

水长飞狐口,峰高落雁湾。

壮游违举步,秋气苦催颜。

形式:

秋兴

清代-李因笃

镇逆城为驿,传邮吏摄防。

两河冲市暗,群草漫山黄。

犊挂新耕垒,莺啼古战场。

抱关遭所识,曾与赋《东光》。

形式:

秋兴

清代-李因笃

地下高田晚,溪明暗水饶。

羽书时有至,雷电日难调。

广武悬军薄,居庸递马遥。

客居逢岁俭,林壑畏风飙。

形式:

寄朱学士沧起先生

清代-李因笃

宗邦怀旧德,蟋蟀久悠然。

一老祝融裔,千春姑射仙。

人才推正始,物望待承边。

试问甘蔬食,禅栖四十年。

形式:

程义士婴墓

清代-李因笃

国士蒸尝阔,孤坟意外逢。

碧生沿郭树,寒彻下方钟。

谷势包宁武,河流撼秀容。

郡人疏掌记,遗恨满西峰。

形式:

程义士婴墓

清代-李因笃

藉地愁无似,凭高泪不穷。

古渠移数壑,新雨落双虹。

故国浮云外,中原蔓草中。

乱余忆黄绮,流汗浃臣躬。

形式:

奉答约生表兄闻余过军都

清代-李因笃

二雅沦胥久,诸陵陟降悬。

书同西狩日,客在北征年。

旧德留乡社,中人食祭田。

感君歌有泪,遥洒白浮前。

形式:

奉答约生表兄闻余过军都

清代-李因笃

鲁卫无公族,松楸有故枝。

尚怀行露意,空及采蘩时。

岁久愁风雨,天高冷梦思。

白云俱不返,遗恨鼎湖诗。

形式:

酬程五周量

清代-李因笃

夙昔倾程盖,乾坤判楚才。

迷方良夜雨,薄禄故人杯。

旅舍逢汤沐,离宫入草莱。

前秋合欢扇,一傍月明开。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