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白龙洞刘道人

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徒夸篯寿千年岁,也是云中一电光。

一电光,何太疾,百年都来三万日。其间寒暑互煎熬,不觉童颜暗中失。

纵有儿孙满眼前,却成恩爱转牵缠。及乎精竭身枯朽,谁解教伊暂驻颜。

延年之道既无计,不免将身归逝水。但看古往圣贤人,几个解留身在世。

身在世,也有方,只为时人误度量。竞向山中寻草药,伏铅制汞点丹阳。

点丹阳,事迥别,须向坎中求赤血。取来离位制阴精,配合调和有时节。

时节正,用媒人,金翁姹女结亲姻。金翁偏爱骑白虎,姹女常驾赤龙身。

虎来静坐秋江里,龙向潭中奋身起。两兽相逢战一场,波浪奔腾如鼎沸。

黄婆丁老助威灵,撼动乾坤走神鬼。须臾战罢云气收,种个玄珠在泥底。

从此根芽渐长成,随时灌溉抱真精。十月脱胎吞入口,忽觉凡身已有灵。

此个事,世间稀,不是等闲人得知。宿世若无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

金液丹,宜便炼,大都光景急如箭。要取鱼,须结筌,何不收心炼取铅?

莫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难怨天。近来世上人多诈,尽着布衣称道者。

问他金木是何般,噤口不言如害哑。却云服气与休粮,别有门庭道路长。

岂不见阴君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强。莫怪言词太狂劣,只为时人难鉴别。

惟君心与我心同,方敢倾心与君说。

形式:
收录诗词(321)

吕岩(唐)

吕岩简介

即吕洞宾,传说中八仙之一。其传说最早见于《杨文公谈苑》,谓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访饶州通判丁谓与参知政事张洎。有关身世各书记载稍异,通行说法为: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唐德宗时湖南观察使吕渭孙,海州刺史吕让子。懿宗咸通间应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迹不见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论定。南宋后,其传说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习称为纯阳祖师或吕祖、吕帝,遂有各种专书记其灵迹,并依托其名大量伪造诗文。《全唐诗》存诗4卷,凡250余首,另录词30阕,来源主要有二,一为《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一类伪书,二为宋元人诗话、笔记中记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类诗皆为北宋以降历代道士所依托。又散见于《道藏》、方志中之诗,尚有千余首,亦均出依托。

相关古诗词

牧童

唐朝-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

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香阶。

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婴孩。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姹女住南方,身边产太阳。

蟾宫烹玉液,坎户炼琼浆。

过去神仙饵,今来到我尝。

一杯延万纪,物外任翱翔。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

乾坤炉里炼,日月鼎中煎。

木产长生汞,金烹续命铅。

世人明此道,立便返童颜。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宇宙产黄芽,经炉煅作砂。

阴阳烹五彩,水火炼三花。

鼎内龙降虎,壶中龟遣蛇。

功成归物外,自在乐烟霞。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要觅长生路,除非认本元。

都来一味药,刚道数千般。

丹鼎烹成汞,炉中炼就铅。

依时服一粒,白日上冲天。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姹女住瑶台,仙花满地开。

金苗从此出,玉蕊自天来。

凤舞长生曲,鸾歌续命杯。

有人明此道,海变已千回。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古往诸仙子,根元占甲庚。

水中闻虎啸,火里见龙行。

进退穷三候,相吞用八纮。

冲天功行满,寒暑不能争。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我悟长生理,太阳伏太阴。

离宫生白玉,坎户产黄金。

要主君臣义,须存子母心。

九重神室内,虎啸与龙吟。

形式:

五言

唐朝-吕岩

灵丹产太虚,九转入重炉。

浴就红莲颗,烧成白玉珠。

水中铅一两,火内汞三铢。

吃了瑶台宝,升天任海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