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父家陬乡,设教在洙泗。
从游三千人,速肖七十二。
夫何大圣人,有德而无位。
名非著一时,道实重万世。
幽幽鲁城北,高冢蟠厚地。
诸徒服心丧,三载庐墓次。
贤哉端木公,舍守凡六祀。
鲁人往从居,厥众犹栉比。
因名曰孔里,岁常供祭祀。
后来诸儒宗,讲礼亦弗替。
过鲁祀太牢,实始汉高帝。
峨峨马鬣封,阅历几千岁。
子孙来陪葬,昭穆分次第。
墓碑列低昂,丛木阴蔽亏。
森森尽桥梓,郁郁总松桧。
奇树多如云,惟楷时所贵。
乌鸟不敢栖,虎兕远潜避。
荆棘不敢生,芝草挺灵异。
仰惟尼父圣,德与天地配。
福泽何绵绵,封爵逮华裔。
昔读东游记,久矣思一至。
今幸经鲁城,瞻拜增仰企。
因过思堂前,感慨发长喟。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