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草部 · 苍术

释名

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面黄食少。用苍术一斤、熟地黄半斤、干姜(炮)五钱至一两(夏天五钱,冬天一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喜吃生米(不思熟食,爱嚼生米,憔悴萎黄,终于不起)。用苍术在淘米水中浸一夜,取出焙干,锉碎成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一天服三次,米汤送下。半月左右可愈。

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亦不化。用苍术二斤、曲一斤,共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怕冷,加干姜三两;腹痛,加当归三两;衰弱,加甘草二两。

脾湿水泻(困弱无力,水谷不化,腹痛甚剧)。用苍术二两、白芍药一两、黄芩半两、淡桂二钱,混合后,每取一两煎服。如脉弦,头微痛,则减去芍药,加防水二两。

暑天暴泻。用神曲(炒)、苍术(淘米水中浸一夜,焙干),等为分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曲术丸”。

久痢。用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此方称“椒术丸”。恶痢久者,加桂。

脾湿下血。用苍术二两、地榆一两、分作两份,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前湿服。

青盲、雀目。用苍术四两,淘米水浸一夜,切片焙干,研细,每服三钱。另将药末包在猪肝中,扎好,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临眼前,食肝饮汁。又方:用苍术二两,淘米水浸过,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钱。另以羊肝一斤,切破,放入药末,扎好,以淘米水煮熟,冷定吃下。

两目昏涩。用苍术半斤,淘米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干,加木贼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或酒送下。

风牙肿痛。把盐水浸过的苍术烧存性,研档擦牙。

脐虫怪病(腹硬如铁,脐中流水,如虫爬行,痒不可忍)。用苍术煎成浓汤洗浴。另以苍术末加麝香少许,水调匀服下。

附方成药中以苍术为主的膏、丹、丸、散,计有:

苍术膏:除风湿,健脾胃,被虚损。苍术新者去皮,切薄,在淘米水中浸两天,一天换水一次。然后再浸于井华水澡,三、五天取出,装入布袋,在一半原水里,把津汁揉出来。渣滓捣烂,再放入一半原水里揉至汁尽。将两次津汁合熬成膏。每一斤时厍蜜四两,再熬一次,每一斤里又加水澄白茯苓末半斤。搅匀收存。每服三匙,早晚各服一次,温酒送下。忌食酸物、雀、蛤、白菜、青鱼等。又方:鲜苍术二十斤,水浸,去皮,晒干,切片。用淘米水浸一夜。取出放在一石水中慢火熬到半干,去渣,加入石膏叶三斤(刷去红衣)、楮实子一斤、川当归半斤、甘草四两(切过),一起煎至黄色。去渣再煎成稀粥状,和蜂蜜三斤熬成膏。每服三、五钱,空心服,好酒调下。

苍术丸:清上实下,兼治内外障。苍术(洗刮净)一斤,分为四份,分别以酒、醋、淘糯米水、童便各泡三天,一天换液汁一次。三天后,取药洗净,捣烂,晒干,焙过。以黑芝麻同炒香,共研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开水送下。

八制苍丸:疏风、顺气、养肾,亦治腰脚湿气痹痛。苍术一斤(洗刮净),分作四份,分别用酒、醋、淘米水、盐水各泡三天。取出晒干,又分为四份,分别用川椒、红茴香、补骨脂,黑牵牛各一两同炒香。最后取苍术研末,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五十岁后,加沉香末一两。

苍术散:治风湿,常服壮筋骨、明目。苍术一斤(洗刮净),淘粟米水浸过,去皮。以半斤浸酒中,半斤浸便童便中,几天(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后取出。将药酒倒入事先用炭火煅赤而炭已移走的干净土坑中。接着把苍术放进酒里,用瓦器盖好,泥封一夜。取药为末。每服一钱,空苡服,温酒或盐汤送下。

六制苍术散:治下元虚损,偏坠茎痛。苍术(洗刮净)六斤,分为六份。一斤用仓米淘水浸二日后再炒过;一斤用酒浸二日后再炒过;一斤用青盐半斤炒黄,去盐;一斤用小茴香四两炒黄,去茴;一斤用大茴香四两炒黄,去茴;一斤用桑椹子汁浸二日后再炒过。把这几种不同制法的苍术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温酒送下。

固真丹:燥湿养脾,助胃固真。苍术(洗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青盐一两炒,一份川椒一两炒,一份川楝子一两炒,一份小茴香、破故纸各一两炒。只取苍术研末,酒煮,加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乾坤生意平补固真丹:治元脏久虚,遣精白浊,妇女赤白带下、崩漏。苍术(洗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一份川椒一两炒,一份破故纸一两炒,一份茴香、食盐各一两炒,一份川楝肉一两炒。只取苍术为末,加白茯苓末二两、酒洗当归末二两,酒煮后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固元丹:治元脏久虚,遗精白浊五淋,小肠膀胱疝气,妇女赤白带下、血崩、便血等症。以小便频数为有效。苍术(洗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一份小茴香、食盐各一两同炒,一份川椒、补骨脂各一两同炒,一份川乌头、川楝子肉各一两同炒,一份用醇醋、老酒各半斤同煮后焙干。把所有苍术集中起来,酒煮,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男以酒酒、女以醋汤用下。

少阳丹:补益身体,增进健康。苍术浸淘米水中半天,去皮晒干,研细,取一斤。地骨皮温水洗净,去心晒干研细,也取一斤。熟桑椹二十斤,放在盆中揉烂,滤取液汁,和药末成糊,盛盘中日晒夜露,等干定后研末,炼蜜和丸,如赤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交感丹:补虚损、固精气,乌须发。苍术(洗刮净)一斤,分作四份。分别用酒、醋、淘米水、盐汤各浸七天,晒干研细。另用川椒、红小茴香各四两炒过,研细。加陈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坎离丸:滋阴降火,开胃进食,强筋骨,去湿热。苍术(冼刮净)一斤,分作四份。一份川椒一两炒,一份破故纸一两炒、一份五味子一两炒,一份川一两炒。只取苍术研细。另用川皮四斤,分作四份:一斤酥灸,一斤人乳汁灸,一斤童便灸,一斤淘米水灸,各灸十二次,研细。两种药末和匀,炼蜜调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早用酒、午用茶、晚用开水送下。

灵芝丸:治脾肾气虚,添补精髓,通利耳目。苍术一斤,浸淘米水中,春夏浸五日,秋冬浸七日,每天换一次,期满取出,以竹刀刮皮、切片、晒干,在石臼中研细,加枣肉蒸烂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形式:
收录诗词(892)

李时珍(明)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相关古诗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苦荞麦

明朝-李时珍

释名

苦荞麻出南方,春社前后种之。

气味

甘苦,小毒。多食伤胃,发风动气,能发诸病,黄疾人尤当禁之。

主治

作饭食。

附方

明目枕:苦荞麦、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到老明目。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露水

明朝-李时珍

释名

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白花露:止消渴。

百花露:能令皮肤健好。

柏叶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强视力。

韭叶露:治白癜风。每天早晨涂患处。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明水

明朝-李时珍

释名

亦称方诸水。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诸,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用以洗眼,可以去雾明目,饮此水,还有安神的作用,亦去小儿烦热。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冬霜

明朝-李时珍

释名

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伤寒鼻塞,饮冬霜亦可通鼻。

附方

暑天长痱子及腋下红肿,用冬霜和蚌粉涂敷,有效。寒热疟疾,可秋后霜或冬霜一崐钱半,热酒送下,亦见效。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浆水

明朝-李时珍

释名

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

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

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热),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擦),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浆水还能调中引气,开胃止渴,解烦去睡,调理脏腑,利小便。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腊雪

明朝-李时珍

释名

取雪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腊雪用瓶密封贮存,放阴凉处,数十年也不坏。腊雪有益于菜麦,又能杀虫蝗,用以浸五谷种,则耐旱而不生虫,洒家具上,能驱苍蝇,淹藏一切水果和食品,崐可免蛀害。春归有虫,雪水容易腐败,所能不能入药。

附方

腊雪能解一切毒。治时气温疫、酒后暴热、小儿热狂啼等。亦治黄疸,但服时须稍加热。腊雪洗眼,能退眼红;煎茶煮粥,可以解热止渴;涂抹痱子有效。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夏冰

明朝-李时珍

释名

亦名凌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去热烦,熨乳石发热发肿,解暑毒和烧酒毒。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用冰一块放在胸部有效。冬天掘冰窖藏冰,备夏日之用。身上瘢痕,用夏冰时时熨抹,能消去。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半天河

明朝-李时珍

释名

亦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心志惑乱之疾”,神经失常,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现认为是“虫积”之症)等。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身上长白斑,可取树木孔中的水来洗,捣烂桂末和唾液敷上,有效。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热汤

明朝-李时珍

释名

亦名百沸汤、麻沸汤、太和汤。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霍乱转筋(以器装汤熨烫患部,又把足底汤热,汤冷须换热),冻疮,痈肿,火眼赤乱,蝎虿咬伤等。

附方

热汤,就是白开水,以煮开多次者为好,所以叫百沸汤。纵然生水不好,多煎仍有好处。水沸腾多次,其中污浊之物,或下沉,或上散,水质就好多了。张从正讲:凡是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时不用服药,只须喝一两碗白开水或酸菜汤就有效,喝后用手揉肚子,觉得神志有些恍惚,再喝白开水揉肚子,最后感到体内再喝不下了,就设法呕吐,让汗发出来为止。(“凡伤寒、伤风、伤食、伤酒、初起无药,便饮太和汤碗许,或酸齑汁亦可。以手揉肚,觉恍惚,再饮再揉,至无所容,探吐,汗出则已。”)这确实是日常可用的简易治疗法。

形式:

本草纲目 · 水部 · 流水

明朝-李时珍

释名

亦名劳水、甘烂水、扬泛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个瓢,舀水高扬倒下,如此重复许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为沸珠满盆为止。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治目不得瞑(阻虚阳盛,睡不着,眼睛闭不住)。用劳水五升、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时,去滓,饮汁,每饮一小杯。一日三次。治汗后奔豚(误服发汗药,引起小肚子胀痛,有气上冲,“如豕之奔突”,故名奔豚):

附方

茯苓一两、炙甘草二钱半、桂枝三钱、大枣二枚,用劳水二升煮之,煮至一升,一次服完。一两服两次。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