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笋仙掌峰,入望初联绵。
两崖谺然豁,一瀑垂蜿蜒。
不从仙翁指间出,却穿左胁下赴六曲为奔川。
行人衣沾芒屩滑,拄杖直上孤云巅。
崎岖丘前石径转,胡麻小涧当桥边。
寻源初自稻田发,三里五里断复连。
浅处生菖蒲,深处得种菱与莲。
千年老蟾蜍,爬沙亦顽仙。
仰天噏其舌,喷水一窍清而圆。
始知山前雷轰炮激千丈瀑布水,即是山背涓涓泉。
匏樽便向道人借,我懒欲住清凉天。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