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国夫人

三朝茶饭了生因,烈女传中第一人。

尺组捐躯原死义,殉夫无恨恨奸臣。

形式:
收录诗词(57)

陈维英(清)

陈维英简介

陈维英,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乡党质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偷閒录》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间有多家抄本,如:新庄陈舜渔抄本(1930)、五股陈灿宝抄本(1931)、陈绕绿抄本(1934)、李见金抄本(1934)、吴朝纶抄本(1934)、新竹郑神宝抄本(1935)。民国四十二年(1953)八月,台北县文献会曾从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计古今体诗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汉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释刊于《台北文物》,以下所收录的陈维英《偷閒录》诗作即以此为底本。至于,《太古巢联集》由田大熊、陈镦厚编辑,何茂松发行〖参考陈维英撰,田大熊、陈镦厚校编《太古巢联集》,台北:无聊斋,昭和十二年(1937)。〗。张汉在〈陈迂谷联文序〉谓陈维英乃北台湾著名学者,其文似浅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质实可味,不徒以隶事赋物裁对见长。台北帝大东洋文学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联集》的序文中说迂谷诗,托兴遥深,取材宏富,具声律之美,乃东宁诗人中,首屈一指者。又认为其联语对仗工整,愈出愈奇。如银台金阙,珠玉杂陈,使人读之目眩。该书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鲜有见及者。兹据原刊本,重新编校。(黄哲永、施懿琳撰)

相关古诗词

题剑潭古寺次区觉生韵

清代-陈维英

无数生灵济,蛟龙未许腾。

潭心空印佛,山顶秃如僧。

寺僻云长锁,碑荒石不棱。

俗肠何日洗,洗法问图澄。

形式: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清代-陈维英

天护髯松不计年,杏花交荫五云边。

道行也觉桴浮海,时急惟资楫济川。

鲁蜀浙闽碑众口,兵刑钱谷担双肩。

年当致士民忧甚,乞勿遄归栗里田。

形式: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清代-陈维英

和衷平贼檄交飞,宫保奇谋小保威。

大树让功韬虎剑,泮林献捷盼鸾旗。

东山瓜苦天心转,南国棠甘地脉肥。

况掌文衡衡赤崁,冰壶玉尺世间稀。

形式: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清代-陈维英

徐孺仪型徐勉才,徐陵气肃尚书台。

日惟忧国盾头墨,夜必告天炉上灰。

旧伴忍抛琴鹤去,新恩将赐杖鸠来。

重阳节过刚周月,羊酒欣联鹿燕开。

形式: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清代-陈维英

圣朝转告以为功,获福偏归失马翁。

种菜遣丁三径辟,披蒲课子五经通。

不疑节钺诸候日,犹带诗书儒者风。

万里海天香一瓣,陈无已祝我南丰。

形式:

次徐树人七十述原韵

清代-陈维英

群贤觞咏恍兰亭,自述诗应写御屏。

来日喜看重燕杏,引年何必进豨苓。

汾阳福气天孙宿,扬郡祥占宰相星。

开府府开莱丝戏,书香有后已衫青。

形式:

六月大病几死呻吟稍间咏吟续之

清代-陈维英

自锻洪炉面上灰,鬼门关外足徘徊。

老妻烂额祈菩萨,小子扶肩接秀才。

蚊厌血枯呼伴去,虱耽气腐挈家来。

亲朋探问人如蚁,欲认何人眼倦开。

形式:

庚申1860下第后入内阁供职

清代-陈维英

五旬始得到京华,悔作多时井底蛙。

薄命莫攀红杏朵,厚颜且对紫薇花。

身陪枢要貂毫润,手录纶音凤尾斜。

入直玉堂严肃甚,隔墙便是帝王家。

形式:

题太古巢

清代-陈维英

山无甲子不知年,国入华胥梦枕边。

树老岂栽盘古日,枝栖独辟有巢天。

两仪石叫惊山鬼,八卦潭澄问水仙。

自笑草庐开混沌,结绳坐对屋三椽。

形式:

题西云岩杂咏

清代-陈维英

兀坐禅堂学上乘,休辞永别对孤灯。

风生灵室窗三面,月照寒床枕一肱。

欲扣齐鱼祈佛祖,偏参絮果伴山僧。

况兼此地西天近,绝顶烟云覆几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