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才半里,空阔得平原。
野艇笭箵渡,斜阳䆉稏村。
晚来鱼论斗,僻处犬依樊。
岁稔松醪贱,秋辞社鼓喧。
草根惊雉起,木末见鸦翻。
面面帆移岸,家家水到门。
泉清能止渴,山浅易寻源。
又接攀跻路,重窥种植园。
罥衣橙刺密,耀眼橘头繁。
旧叶荷倾沼,新泥菊上盆。
苔滋行每滑,石好坐能温。
隔竹传壶箭,随花倚画轩。
何须问生理,即此是仙源。
远色苍然合,归途月有痕。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