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形式:

诗词简介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明末清初诗人顾亭林的诗作,作者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翻译

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

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

注释

酬:以诗文相赠答。

王处士:王炜暨(jì)。处士,旧时指有才德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秋老:指暮秋时节。

「相望各一涯」句:两人各在一方,彼此殷切想念。相望,互相怀念;一涯,一个角落。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愁眼:忧愁的眼光。

黄花:菊花。

阅:经历。

「天地存肝胆」句:天地间还存在有肝胆相照的人。

「江山阅鬓华」句:经历江山(指国家)的兴衰变化,不觉两鬓已经花白。(在文中也可译为「见证」,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鬓华,鬓髮花白。

讯:问讯。

逐客:这里指作者已流落在外,就象被放逐一样。

收录诗词(409)

顾炎武(清)

顾炎武简介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明诸生。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最后定居华阴。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卒于曲沃。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相关古诗词

龙门

清代-顾炎武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入庙焄蒿接,临流想像存。

无人书壁问,倚马日将昏。

形式:

刈禾长白山下

清代-顾炎武

载耒来东国,年年一往还。

禾垂墟照晚,果落野禽闲。

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

黄巾城下路,独有郑公山。

形式:

关中杂诗

清代-顾炎武

文史生涯拙,关河岁月劳。

幽情便水竹,逸韵老蓬蒿。

独雁飞常迅,寒鸡宿愈高。

一窥西华顶,天下小秋毫。

形式:

关中杂诗

清代-顾炎武

皇汉山樊久,兴唐洞壑余。

空嗟衣剑灭,但识水烟疏。

寥落《三都赋》,栖迟万卷书。

西京多健作,傥有似相如。

形式:

关中杂诗

清代-顾炎武

谷口耕畬少,金门待诏多。

时情尊笔札,吾道失弦歌。

夜月辞鸡树,秋风下雀罗。

尚留园绮迹,终古重山阿。

形式:

关中杂诗

清代-顾炎武

徂谢良朋尽,雕伤节士空。

延陵虚宝剑,中散绝丝桐。

名誉荪兰并,文章日月同。

今宵开敝箧,犹是旧华风。

形式:

关中杂诗

清代-顾炎武

缅忆梁鸿隐,孤高阅岁华。

门西吴会郭,桥下伯通家。

异地情相似,前期道每赊。

请从关尹住,不必向流沙。

形式: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二

清代-顾炎武

流离逾二纪,怆恍历三都。

堕甑煤还拾,承槽酒旋沽。

荒庭依老桧,空谷遗生刍。

白发偕宗叟,相看道不孤。

形式: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二

清代-顾炎武

王孙犹自给,一顷豆萁田。

今日还相饭,千秋共尔怜。

青门余地窄,白社旧交偏。

传与儿曹记,无忘汉腊年。

形式:

又酬傅处士次韵

清代-顾炎武

【其一】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仇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其二】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待得汉廷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