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南剑李使君三十韵

北户群山表,南云九域西。

君今行欲遍,此意别都迷。

妙句人谁识,前年手自题。

绝崖钩象译,悬径摘乌栖。

炎隩通冠冕,边陲重璧圭。

礼新尊玺节,名故籍金闺。

劳有恩言切,归无宠数跻。

宸心端外见,庙谊肯中稽。

望誉腾青琐,辉光拂紫泥。

旌麾深假借,民社载扶携。

猛气排苍鹄,幽思启碧鸡。

动应多惬会,行岂强扳提。

皂盖喧童稚,黄堂拜耄倪。

天机驯虎兕,帝力及凫鹥。

越厉冬深少,闽烟晚向凄。

野人封水竹,郡吏接山溪。

汊碧荷香弱,坡红木实齐。

九秋鹏鹗翮,万里骕骦蹄。

导从罗弓矢,登临按鼓鼙。

少须《青玉案》,与报《白铜鞮》。

忠信先蛮貊,文章协壁奎。

孰云当近服,不遂慰烝黎。

执手关河早,论交岁月暌。

物华盈眼乱,春色傍人低。

谢豹空洲隐,王鸠远树啼。

国容方整整,旅病转悽悽。

谬忝词垣密,微能官秩卑。

从班窥遂霸,浪漫笑山嵇。

何日同樽酒,因风独杖藜。

延平宝剑气,旦旦候虹霓。

形式:
收录诗词(634)

范梈(元)

范梈简介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人称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以为虞伯生称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彷佛耳。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欧阳原功曰:宋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盖以德机与曼硕为之倡也。

相关古诗词

蕲州城下晚泊与土人语及西方事平有喜而作

元朝-范梈

野阔秋无际,天空夕始凉。

渔船下浦急,畬火入云长。

洲远怀鹦鹉,山危指凤凰。

戍人新敛甲,垂老幸时康。

形式:

黄州道中

元朝-范梈

径转山仍掩,沙移圃自成。

蒹葭连水白,杨柳荫门清。

无复论馀事,真堪了此生。

眼中陈仲子,九鼎一毫轻。

形式:

赠孙秀才

元朝-范梈

四海孙思邈,云礽复盛名。

白驹空谷远,黄鹤大江明。

子去何潇洒!

人知尽老成。

特来容贵近,次第取公卿。

形式:

舍前龙骨树

元朝-范梈

坞夷篱落见,谁种此江津?

结干多于叶,成阴迥不尘。

取材因恶刺,感事抚长身。

安得艰难际?

相从作四邻。

形式:

壬戌秋录囚晚行宁州道中追录

元朝-范梈

晓发高平镇,前旌路未分。

小桥烟外过,流水月中闻。

虎豹宜多隐,豺狼不可群。

居人敌炎暑,报有竹连云。

形式:

数日跋涉泥淖,至北山,始霁,暮经鄱阳湖

元朝-范梈

川路绕长林,岁穷千里心。

贾舟栖港迮,樵火出村深。

欲雪应消瘴,因风忽解阴。

转移足清景,难受客愁侵。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近得雷州信,遥闻弟侄来。

江山淹远望,天地保疏材。

乡为鱼羹起,今宁马豆猜。

残年有心事,未定着寒灰。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欲雪翻成雨,何天恰吝情。

似缘春在近,故与月争明。

谷树行行暝,川云冉冉轻。

往年当此夕,孤棹适南征。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岁月嗟匏系,乾坤信梗浮。

蹉跎逐越鸟,迂阔问吴牛。

正道曾无弊,旁观各有由。

圣人如可起,吾欲诘东周。

形式: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

元朝-范梈

斜谷惊风合,空阶坠溜鸣。

灯昏时作晕,漏远不传更。

但得林间趣,何须谷口名。

是谁超物外,不用计浮生。

形式: